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湖北省今年晚稻机械化插秧完成60万亩
2010-08-10   来源:农民日报   

  听说山东平度市兰底镇桑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计生主任王玉芹一个人种了2000亩地,笔者忍不住前去探个究竟。见到王玉芹时,她正在玉米地里查看玉米生长情况,看着望不到边的一大片田地,在场的不少人禁不住替她发起愁来,一个人种这么多地能忙活过来吗?

  “有保护性耕作怕什么?我早就尝到保护性耕作的甜头了。”王玉芹爽朗地说,2006年秋天,农机部门在兰底镇进行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试点试验,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参加试点,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自己的20亩小麦田试验保护性耕作。2007年夏季收获时,经农业专家组织测产,在生产过程中仅浇2遍水的情况下,王玉芹的小麦田每亩比周边地块增产近50公斤。2008年,考虑到原有农机已不能满足保护性耕作的要求,王玉芹个人投资了8万多元,新上了一台大型拖拉机及小麦免耕播种机。

  王玉芹所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平度市近年来推广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即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对农作物秸秆、残茬进行机械化还田覆盖,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王玉芹介绍说,桑园村有2000多亩土地,由于紧靠镇驻地,交通条件方便,年轻人思想活跃,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很多,从事土地种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上他们心思不用在土地上,产出效益也比较低。尝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甜头的王玉芹,抓住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有利时机,以每亩700元的价格反租了本村及邻村的2000亩土地,全部实施了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收益?”面对笔者的疑问,王玉芹掰着手指算起了账:保护性耕作取代了传统耕种模式的铧式犁翻耕,采用机械化复式作业,一年可减少作业工序2-3道,每亩地降低费用80多元;由于较好的保墒效果,一年至少少浇2遍地,一亩地节约费用120元;秸秆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化肥深施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率30%,一亩地减少化肥施用量30多斤,节约成本40多元。

  “耕作、浇水、施肥这三项每亩地就能减少成本费用240元,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每亩地比普通地块增产近150公斤。一减一增一亩地就是500多元,这都是保护性耕作无形中带来的效益。”说着说着,王玉芹禁不住喜上眉梢。

  据了解,在王玉芹的示范带动下,兰底镇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万亩,同时,平度市以王玉芹的成功经验为典型,在万家、蓼兰、店子等10个镇推广保护性耕作,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上千台,推广面积达6万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087-1.html

标签:农机 完成 插秧 今年 晚稻 湖北省

上一篇:各级农业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农业抗洪救灾一线
下一篇:宁武三大建设力促设施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