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关键的是要让农民群众在观念上意识到“一体化”的好处,张家口村的富强合作社就在实践中逐步的改变群众的观念。
位于洪涛山下、桑干河北岸的富强种植合作社正好处在神头发电厂和平朔露天煤矿中间,
目前,园区总占地规模达1500亩,计划先期投入3100万元用于建设400亩移动大棚、400亩日光温室、100亩桃、杏树以及优质草莓等。目前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完成投资2400万元,移动大棚和日光温室已投入使用。建成一年来,园区共引进瓜、果、蔬菜三大类70多个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预计示范园区全部建成后可生产优质瓜果3500多吨,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同时能吸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40多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人。
李志强一边给记者递上刚从大棚里摘下来的西瓜品尝,一边介绍说:“这个村的土地多,但是产量却不好,所以我们就把土地集中起来搞阳光大棚了,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把农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开始流转了1100亩地,近来又流转了150亩,到目前为止有1250亩地。通过政府合法手续和农民签了10年的合同,这些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我们又雇来打工。我们的合作社是以公司方式管理经营,常年有200多劳力,但是到了农忙的时候有300-500多人。在工作制度上实行岗位责任制,每月女工是1200元的工资,男工是1500-1800元。以前农民自己种地,每亩年纯利不到300元,现在当合作社的员工,农民都觉得比自己种地挣得多,所以都愿意到这里来。我们将来还要投资建设市场区、休闲区,搞观光农业,这样就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附近的村民可以利用休闲区做农家乐,搞服务业。”
在通往大棚种植区的路上我们碰见了村民刘海林,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她很热情的把我们拉到一片阴凉的地方开始和我们聊天“现在我管理着90多个大棚,在此之前靠着家里种植玉米的40亩地,一年也不过收入8000元。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之后,每年除了每亩地固定的300元租金,刘海林每月还能从管理大棚中再获得12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收入就已经过万了。”刘海林满脸幸福的说道,“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挺怕土地到期限后流转不回来,现在有这么好的收入,一点也不担心了,我们倒宁愿一直流转给合作社经营。”
除了本村的农户参加合作社,一些周边村落的农民也来到合作社干活,记者在一处香瓜种植大棚里就见到了这样一对夫妇。距张家口村10里地的集庄上,李秀英和景全新夫妻两一年前将家里的10亩地交给儿子经营,他们则来到富强合作社参加田间管理,“我们每人每月1200月的工资,还包吃住,这比只在家种10亩玉米赚的多多了。”丈夫景全新手握着锄头乐呵呵的描述着自己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