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灾情
2010-08-12   来源:运城日报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笔者认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是推动我市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理由有四:

一、发展设施蔬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我市菜农中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要想发财快,还是种蔬菜,要想种蔬菜,日光温室来得快。”事实上,种菜确实能够带领农民尽快发财致富。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40万亩,总产量359万吨,总产值55.6亿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810元。日光温室全市已发展到20万亩,在这些日光温室中,5%亩产值达4万元,20%亩产值达3万元,50%亩产值达两万元,平均亩产值l.5万元,总产值30亿元。可以说,占蔬菜总种植面积14%的日光温室拿回了53.9%的产值。可见,如果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日光温室可以发展到50万亩,就能拿到80亿元左右的产值,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可达1500元。

二、设施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市光照资源丰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种作物生长,特别适宜保护地茄果类栽培。同样种植日光温室蔬菜,运城就比临汾早上市10天,比晋中早上市20天,比太原早上市1个月左右。这就为我市设施蔬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菜农种菜经验丰富。运城市的种菜历史已有三千多年,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设施蔬菜就为新绛县、夏县、闻喜县所引种。在发展设施蔬菜方面,我市广大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菜经验。全国、全省曾多次在我市召开过设施蔬菜种植经验交流会。

四、发展设施蔬菜已培养了一批科技推广人才。一项好的科技成果,要想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推广,核心是人才。市农委蔬菜站于1990年成立了“运城市日光温室承包集团”,2004年又成立了“运城市蔬菜协会”,这些年来培养了145名科技推广人员。各县(市、区)已发展了55个蔬菜分会、84个蔬菜分支、5万名蔬菜会员。这为发展设施蔬菜准备了人才条件。

有了上述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措施有五:

一、建好科技示范园,引导农民跟着干。园区把一些科技成果引进来,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好成果展示给菜农。或通过研究,创出自己的专利来。这需要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自己的科技示范园。示范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市级只搞一个,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只搞一个,真正让其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开设物资服务部,货真价实搞服务。把试验、示范出来的好品种、好苗木、好材料引进物资服务部,货真价实提供给菜农,避免菜农因买到假冒伪劣生产资料而造成损失,真正用高科技产品取得显著成效。

三、技术指导签合约,跟踪服务搞指导。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很高,不仅要提供好的物资,还要技术人员手把手操作指导才能成功。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千亩日光温室需要至少一名技术人员,如果全市发展50万亩日光温室就必须培养至少500名德才兼备的科技推广人员,才能保证大面积种植成功。

四、品牌营销。菜农生产出的蔬菜关键在于卖得出,卖个好价钱。根据目前形势和经验,产出的蔬菜只有注册品牌,上了包装,价格才可观。如新绛的“绛州绿”,没上包装的蔬菜5公斤只卖20元左右,而注册了品牌、精包装后,同样的5公斤蔬菜就能卖到50元左右,有的高达120元,还供不应求。

五、政策引导。为尽快发展全市设施蔬菜,增加农民收入,建议各级政府出台发展设施蔬菜补贴政策、科技示范园建设政策、高科技产品销售政策、科技推广人员培养使用政策、品牌包装补贴政策、科技示范户奖励政策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028-1.html

标签:农机 应对 措施 积极 部门 采取

上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政策措施
下一篇:农机化司高度关注甘肃舟曲救灾抗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