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二师建设日光温室大棚拓宽自营经济发展渠道
2010-09-10   来源:互联网   

  初夏六月,京南大兴,庞安路路北的老宋瓜园里,七十四岁的宋宝森如今在思考一个新课题――怎么给大学生上课?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宋,几十年前根本想不到他之后会靠着种西瓜能获得一个“名誉教授”的头衔,“那时觉得大学生就是大知识分子了。”
  他家门前的庞安路两侧的瓜棚,去年夏天7000万公斤的西瓜,七成被市民从地头直接采摘走。到了秋天,庞安路沿线的农民们“跟风”建大棚,一下就多出了5000亩的面积。如今,整个大兴区的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10万亩。
  这条路,仅仅是京郊大地的一个缩影。老宋,也仅仅是众多农民中的一员。
  最新数据显示,本市的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27.19万亩。而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民愈来愈富裕的腰包。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全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靠天吃饭,靠地吃饭,到靠政策吃饭,靠科技吃饭,农民们一路走来。
  但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金、技术、人员等问题逐渐显现,成为了很多人所面对的课题、制约、瓶颈。下一步,怎么走?
  “西瓜大王”、“百万富翁”、“大学教授”……多了很多新头衔的宋宝森,现在经常会在自家的会客室里琢磨将来,那里悬挂着一幅名人题字――“贵在创新”。
  1推广,政策解决资金瓶颈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搞温室大棚是技术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农民缺乏自己兴建大棚的资金,成为重要的一个瓶颈。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设施农业虽然是提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设施农业建设的投入成本更大。目前,建设一亩高标准、永久性节能日光温室需资金12.82万元,土钢结构的低档日光温室每亩也需资金5.5万元,建设一亩钢架大棚每亩需资金2万元。因此,对于经济基础薄弱地区,不论对农户还是对集体,均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完成前期的投入。
  资金问题的解决,一些农民“幸运”地找到捷径。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宋宝森,种西瓜已经是小有名气,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找到了他,提出一起研究西瓜种植技术。他家在村南头的10亩地,由双方共同投入,建了几座大棚。第一年种植就成功了。
  “1994年,西瓜被送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严济慈那里,他品尝之后很兴奋,说可以搞温室种植,我们就建了两座温室。”当年冬天,越冬的西瓜成了远近的新闻,“那真是棚外鹅毛大雪,棚里西瓜飘香。”
  与科研单位合作,是发展的一条好路,但这毕竟是少数。
  “农民更加注重眼前利益,如果投入相对过大,那么他们更多选择观望。”采访过程中,很多被采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都如此表示。
  资金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首要难题。
  农民无钱,社会资本又不关注,为了弥补资金短板,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纷纷出台,2005年开始了设施农业的大发展。大兴率先尝试,当年该区提出对规模在20至50亩的竹木大棚、钢架大棚、日光温室,分别给予每亩1600元、3000元、5000元的资金补贴。
  2006年,市农工委、发改委、科委、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园林绿化局、农村商业银行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意见》,确定了在“十一五”期间在京郊区县建设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的农业设施目标。同年本市又将设施农业的建设列入政府108项折子工程。
  2007年,本市安排一亿元支农资金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同时,各区县也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和补贴资金。
  2008年市政府与社会各界投资20多亿元提速设施农业发展,9条产业带、13个产业群、27个产业点基本形成,初步呈现了“两区两带多群落”的新格局。
  2009年,本市投资10亿元发展5万亩左右设施农业,同时推进“低收入村一户一棚万亩设施农业”等五项重点工程。
  本身资金不足的农民,再加上不愿过多地承担投资的风险,完全依靠农民建设施农业不现实。这个时候,政府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顾虑,刺激了农业的产业升级。
  原先看着眼馋的设施农业,触手可及。
  2谋发展,核心竞争力在哪
  但绝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老宋”。要赚钱,究竟靠什么?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瓜王老宋所住的庞各庄镇再往南,大兴区礼贤镇东安村里,有一个叫张福良的农民,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当初月收入几百元,成为了如今的“茄子大王”。
  曾经的东安村还没有什么产业,老张在区蔬菜办的指导下,试着种了五亩半的4米小拱棚嫁接茄子,把茄苗嫁接在砧木上,这个技术大难题当时可是许多农民想都不敢想的。
  张福良的砧木嫁接茄子第一年就获得了成功。之后,张福良又免费为村里10余个农户提供砧木苗,直接带动推广面积50亩,平均亩收入8200元,总收入41万元。
  现在,张福良的育苗场全年可为农民提供4000亩的茄子嫁接砧木苗。“我以前也不了解什么新技术,只会凭经验埋头种菜。而同样是付出劳动,科技种田才能提高效益。”
  一招鲜,吃遍天。农民的一招鲜,就是科技。
  但这个关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天的农村地区,也恰恰是最为缺乏的。
  众所周知,设施农业是农业产业中技术密集的产业。但目前,兼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剩余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多在40岁以上,按照农民的话来说,“村里四五十岁的人现在就是年轻劳动力了。”所以发展设施农业存在明显的技术力量不足。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市当年的初级以上农业技术人员22289人,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8907人,对于20余万户设施农业从业人员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一线农户对科技服务的需求。
  于是,就造成了农民虽有了设施,但在生产过程中,作业不规范,技术不到家,管理不到位的窘境。
  针对这一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市科委在各区县农业各领域的能手中挖掘种养能手成为“农村科技协调员”,目前已经发展到万余人。
  掌握科学种养方法、利用新型农业技术、培育新品种、带动能力强的农民成为农村科技协调员后,解决了农民对新技术“消化不良”的问题。本市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在全国属首创。
  而区县也有自己的办法。如大兴区的田间课堂、百村百名农民蔬菜技术员系统培训工程、通州区的科技带头人结对子等,这些方法的共性就是通过培养农民成为科技示范户,再发挥他在本乡本土的辐射带动作用。针对性更强,同时更能够形成地区种植养殖在数量、面积上的规模优势。
  这些自觉形成的种养殖集聚,为将来的更高形态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3致富,这个算盘该怎么打
  有了资金作为保障,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虽然政府进行了补贴,在设施农业修建时,农民还是要承担一部分的费用,这些钱到底花不花,犹豫观望者亦有之。农民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在极个别的地方还有农民拿着政府的补贴把大棚修好,在验收之后拆除,把原材料卖给商贩,赚个眼前的钱。
  究其原因,农民致富的这个算盘,到底应该怎么打?
  经过计算,在同样条件下,设施农业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节水15%,省药20%至30%。首先,相比传统种植,设施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成本大大降低。
  其次,农民通过建设施,可实现的大棚亩收入为8000至11000元、温室亩收入10000至13000元;温室亩利润8550元,大棚亩利润6019元,分别是露地瓜菜的7.0倍、4.1倍,是大田作物的18.2倍、10.5倍。
  相对于大田种植,利益如此之高,农民为何还有犹豫?
  从效益比较上看,农户从事设施农业的收益同农户兼业化收益相比较并没有明显差别。据统计,从农民打工容易从事的行业收入看,建筑业、餐饮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城市运输业等,都高于设施农业的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从劳动强度上看,种植温室蔬菜每亩工时在150个以上,如果加上销售环节的工时,每亩工时200个左右。设施农业劳动量大,成本高,有些农民不愿意从事费工费力投入大风险高的设施农业生产。
  如此看来,有些农民就选择了在家种几亩地大田,省时省力,再出门打工。这似乎更加合算,但是,账还要再深算一步。
  本市在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面积的同时,提出了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的概念,将农业生产从原本的一产,扩大到了一产、二产、三产结合的范围,内涵不断提升的同时,外延也不断扩大。
  瓜王老宋就注册了“宋宝森”牌西瓜商标,并筹措300万元资金,建起一排排西瓜温室大棚,之后又修建了连体钢架大棚。老宋的年收入由二三十万元、四五十万元,猛增到百万元。
  老宋不是个例,去年西瓜节期间,大兴庞各庄镇接待游客13万人次。在大兴,设施农业成了旅游资源。农民从种植者变成了产业经营者、旅游服务者。
  今年,庞各庄镇新增加了5000亩的设施农业面积,去年西瓜卖得好,很多农民自觉“跟进”。今年大兴的西瓜,面积比去年大了,卖得比去年更好。单个小瓜的采摘价格,将依据品种和质量达到几十元甚至百余元。
  4农业合作,工业化不是终点
  设施农业的大发展,给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依然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产前育苗、产中设施专用机械的配备及产后储藏加工等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备,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新品种的更新和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而设施栽培的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尚不完善,使得农民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
  土地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土地使用权被分割后,土地规模变小,并归属于各个农户,任何一个农户或龙头企业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要求都会遇到其他农户土地使用权的限制。
  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主要销售途径是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田间地头,农民没有精力和条件去了解市场。缺乏市场信息使产品与市场衔接不顺畅,出现丰产不丰收及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的过剩。
  农民们开始意识到了“抱团”的好处。同时,由于新技术、新品种传播推广时的“本地性”,使得同村、同镇的农民在生产时有着同一性,这就为农业生产下一阶段的工厂化、集团化创造了先天的基础。
  大兴区凤河边的长子营镇留民营村,从三十年前的普通小村庄,变成了现在的“中国生态第一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为“全球环境500佳”之一。
  正如其他所有的村庄一样,庄稼一家种什么,全村基本也就全种什么,但不同于别地的单打独斗,留民营实行的是“村经联社统一管理,各核算单位自主经营,承认差别,多劳多得”的新体制。
  留民营的农业全面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创新,使蔬菜全部实现了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养殖实现了工厂化规模生产经营。
  在种养业基础上,留民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一种、二养、三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三十年前的贫穷村落,如今成为了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有机蔬菜供应方,并显示出市场竞争优势。
  不仅是这一个地方,在全市各个郊区县,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纷纷出现,创造出了更多的“老宋西瓜”、“德青源鸡蛋”等知名品牌。
  但是,在设施农业向着工业化、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京郊农民们依然面临障碍: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资金来源的短缺性、产品的雷同性……工业化,不是发展的终点。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9686-1.html

标签:农机 经济发展 渠道 拓宽 大棚 建设

上一篇:全疆最大大棚葡萄基地每座棚效益4万元以上
下一篇:新疆:重点扶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