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东乐乡促设施农业发展
2010-10-09   来源:互联网   

  以往,温室大棚只能建在平川,如今,这种观念在我市被打破,平泉榆树林子农民孙国军首创台阶式日光温室大棚,彻底解决了山区丘陵地域发展日光温室颇受限制的难题。“这是利用山坡地的地形落差建造而成,可以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既节约土地,又采光条件更好,棚内温度更稳定,还节省用工,降低成本,效益也会翻倍增长……”孙国军说。
  孙国军家原有一个7分地的大棚,因面积小,始终对平均每年将近3万元的收益不满意。经反复改造试验,2009年他终于成功建起一幢高标准钢骨架台阶式温室,它像梯田一样分上下两层,中间用两排水泥立柱支撑棚体,面积扩大到1.02亩。让孙国军欣喜的是,面积扩大不到一倍,而效益却增长了一倍还多。
  孙国军介绍,台阶式大棚于去年9月改扩建完成投入生产,上茬栽种黄瓜,共栽3700株苗,到今年5月初拉秧,产量达到2万公斤,8个月时间共收入6.5万余元。下茬栽种西红柿,目前已收入4000多元,预计到月未西红柿收入至少可达到1万元。对头一年,黄瓜、西红柿两项收入总计至少达到7.5万元。不仅收回了4万元的大棚改扩建投入成本,还稳赚3.5万元。
  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柴德利经跟踪调查,台阶式大棚跨度大,坡度长,空间变大,储热保温性能也更好。2009年冬季是近十几年来最冷的冬天,曾出现持续零下30℃的极端低温,而新式棚内最低温度能达到9℃,一般情况下,白天在20℃―25℃之间,夜间在15℃―18℃之间,比老式大棚温度平均高出3℃―4℃;同时,风雪天气常对温室生产构成威胁,积雪是造成大棚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式棚跨度大、坡度陡,积雪易于下滑,不至于压坏骨架,今年1月一场中雪后,地面积雪10厘米以上,而孙国军的大棚安然无恙。
  在大棚改扩建中,孙国军还突发奇想:在台阶式大棚上层,安装索道滑轮用于运输蔬菜,结束了过去靠手提肩扛搬运的历史。除了索道,他还使用了卷帘机、除雪刮板等自动化机械,省工省力,节约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台阶式大棚优势明显,效益良好,村里人纷纷效仿建设。有10余农户建起了台阶式山地温室,还带动了周边村的农民。喇嘛店村农民王海明今年投入10万元建起一幢长112米、宽12米占地两亩多的高标准台阶式大棚。现在棚室刚刚建完,正在进行扣棚,准备投入生产。“用一年时间就能收回成本,我这个棚至少能使用20年。”王海明对此满怀信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9445-1.html

标签:农机 设施

上一篇:凉州城郊供电所国庆节加班支持设施农业发展
下一篇:林洋新能源“温室”太阳能光伏组件线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