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葡萄产业和设施农业发展
2010-10-13   来源:广东省农业厅农机管理办公室   

  在“十一五”良好发展基础上,广东农机将以昂扬自信之态从更高起点迈入“十二五”征程。

  广东省经历实施《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特别是“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以来,全省的农机装备和结构、农机作业、科研、推广、社会化服务水平、安全监理、质量管理等农业机械化各方面的水平、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

  这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是经历过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形势跌宕起伏而取得的,来之不易。农业机械化的良好发展为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农业增效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广东稳定经济发展、克服全球经济动荡不良影响带来一股东风。在坚实的发展基础上,广东农机将以昂扬自信之态从更高起点迈入“十二五”征程。

  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显着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农业、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抓住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契机,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全省的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中央和省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2003年至2009年,广东省的农机总动力从1799万千瓦增加到2190万千瓦,增长22%;主要农机拥有量从207.4万台套,同比增长29%。具有广东特色的设施农业,园艺机械,畜牧、水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迅速。农机装备结构更加优化,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的配置逐步完善。

  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作业领域进一步扩展。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3年的21.3%增长到2009年的48.6%,增长27.3%,年均增长4.6%,是1978年至2002年间年均增幅的27倍,彻底扭转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长期低迷徘徊的局面。预计到2010年底,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到52%,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同时,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其中水产养殖机械使用率达80%以上,增氧机覆盖率达73%左右,自动化送料、饮水、环境控制和粪便清理等机械化设施设备在生猪养殖场中得到普遍应用,奶牛场的机械化挤奶率达到75%。

  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些年广东省加大对农机科研扶持,先后攻克了全省农户所急需的水稻收获机械、干燥机械,荔枝龙眼剥壳及产后加工,香蕉假茎还田处理,种猪智能测定,智能化母猪群养,蔬菜、水果清洗分级包装,金柚产后处理加工,水体净化处理等近百项农机关键技术和适用机具的研发,其中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荔枝龙眼产后加工机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五年来获得了十多项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和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罗锡文教授由于在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和设备上的发明创造,以及在农机化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由公益性农机推广机构和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机专业组织等组成的农机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排头兵。五年来在全省共引进、推广了100多种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技术与装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现场会1000多场,到场观摩人员达300多万人次,派发各种技术宣传资料30多万份。举办了农机科技下乡活动100多场次,为100多万农民提供了技术咨询。

  全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推进,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农机发展方式转变。广东省在东西两翼、山区各扶持建设了3个大型的农机专业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份、不同组织形式的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据最新数据,全省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近1.6万个,农机专业户89.4万个。到2010年7月份为止,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238个,社员3580户,拥有机具4260台套,资产1.2亿元。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显着提高,2009年全省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96.58亿元,纯收入达到32.73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47%、33%。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扎实开展。2004年以来,国家和广东省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9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订了《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标准》等4个国家和地方标准,基本形成了农机安全生产法律和标准体系,使广东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全省122个农机监理机构中已有64个实现了参公管理,建设了75个规范化农机监理办证示范窗口,为各级农机监理机构配备了统一执法用车等检测工具。这些年来,全省的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幅下降,农机安全生产秩序逐步好转,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实现了零死亡记录。

  全省的农机质量鉴定能力明显增强,省农机鉴定站通过国家和省级计量和国家认可实验室认证,农业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具有28种农机产品的部省级推广鉴定资格。为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跟踪和处理投诉工作,全省建立了农机产品质量跟踪和投诉体系,设立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投诉点,建立了各级农机质量投诉站132个。切实加强了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处理,严厉打击制售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农机化促进农业大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惠州市近些年来发展成为广东省的农业强市之一,在这里土生土长依托农业机械化发展壮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功不可没。惠州市的惠城区,问及海纳粮油有限公司,无人不晓。这家以种植优质水稻为主线,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和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原来只是一家全年经营额只有100多万元的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政府扶持购置了一批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和烘干机,促进了规模化生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多亩,水稻加工能力也不断提升,企业效益也大幅增加,现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企业负责人钟振芳也被评为全国种粮状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惠州海纳的发展,凸显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广东的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后盾。广东省崛起一大批类似惠州海纳的加工企业,以稻米加工为龙头,带动水稻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和谷物机械烘干,企业经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领头羊和受益者。与此同时,畜牧养殖、果菜花种植等在农业机械化作用下也迅速发展,全省规模化的养猪场已经发展到300家。以广州市番禺东升农场和从化从玉农场为代表的一大批蔬菜种植基地,使用机械播种、育苗、喷灌、植保、收获、清洗、分级、包装、冷藏、运输,使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控制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畅销国内外。

  农业机械化促使广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十一五”期间,结合实施《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广东省积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提高了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实现了粮食高产稳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相当于同样面积的土地年增产水稻6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农业机械化大大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民增收,是广东省农民收入这些年来持续快速增加的重要因素。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例,不同机种机耕比畜力提高效率3~10倍、机插比人工抛秧提高效率20倍、机收比人工收割提高效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促使释放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增加了农民非农业收入。农民的意识也随之转变。广东省现有110多万农机操作和维修人员,其中10多万户农机专业户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技能和素质的新型农民的主力军。为不断增强这些新型农民的实力,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加强了农机操作手和维修工技能培训,五年共培训了40万人次。

  这些年,在中央和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等强机惠农政策力度的拉动下,广大农民购机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消费成为农村消费新的热点,有效推动了广东省农机产业发展。2003年至2009年中央和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5.558亿元,拉动农民投资15.6亿元,增加农机销售产值近16亿元,共补贴农户11.5万户,农机具近70万台(套)。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也带动了农机推广、销售、培训、作业和维修等农机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岗位。

  “十二五”的新机遇 新挑战

  2010年,是广东省实施《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的最后一年,是承前启后完成“十一五”建设、迈入“十二五”的关键性一年。前期的发展成果为广东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建设铺垫坚实基础,然而,我们亦清醒地认识到踏上新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广东省人均耕地面积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生产急需、农民急用、效益显着的机械还有许多未研制出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缺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有效投入,农机体制长期不顺。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和突破。

  “十二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7月5日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指导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是农业机械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产生强大的政策推动和工作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三农”问题愈加重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惠农政策力度和投入进一步加大,将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十二五”也是广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期,是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在农业机械化大发展的时代机遇下,广东省农机部门下一步如何深入发展,再创辉煌?

  相关人士认为,广东省农机部门应紧紧把握这一良好发展机遇,结合广东农业特色,以水稻育栽植机械化工作为切入点,同时加快园艺和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不断增强农机推广、农机管理、农机科研创新、农机服务等能力,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从而切实服务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9390-1.html

标签:农机 设施 产业 葡萄 加快 进一步

上一篇:伊宁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园
下一篇:中国自主产权薄膜太阳能大棚发电系统保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