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提起“新鹏”黄瓜,普通老百姓也许不清楚,但是蔬菜批发商们却都知道,“新鹏”的黄瓜瓜形好、口感清脆,在市场上每公斤可以多卖0.4元。2008年,宝坻区新安镇结合本镇实际,开始探索冷棚种植黄瓜,带领村民走上了地域标志的品牌增收致富路。通过政府示范带动,群众跟进发展,目前该镇冷棚黄瓜的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大趋势下,寻找出路的新安镇“当家人”把目光聚集到了河北省青县的黄瓜种植基地,考察之后,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基础上,决定建合作社发展冷棚黄瓜种植,打出自己的特色。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最终走向,看到别的乡镇设施农业竞相发展的势头,镇里的一班人也想发展设施农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新安镇主要负责同志说出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初衷。2008年,该镇党委政府带领党政成员到河北省青县黄瓜种植基地考察“取经”。在青县的冷棚黄瓜基地,那儿的巨型冷棚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那种棚平均面积在5亩以上,最大的有16亩。当地种植户介绍说:“冷棚投资少、见效快、土地利用率高,一个占地10亩的棚投资在6万元左右,按照早春瓜的采摘期100天、秋茬采摘40天来计算,每年纯收益在8万元左右。”
当地的技术人员也掰着手指头算起了巨型冷棚的好处:“如果将一个16亩的大棚,建成16个1亩的大棚,至少多花2万元建筑成本。大棚建大后还易管理,雇人管理大棚,每个人照看的面积也变大,还可以使用电动喷雾器、小型耕地机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每年仅工资可节省1万多元。这样的大棚白天温度比1亩一个的大棚要高
当地农民靠冷棚种植增收致富的做法让大家眼界大开。回来后,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又结合本镇土壤、气候等实际,决定发展冷棚黄瓜种植,打出自己的特色。为此,他们专门从机关农业办公室、林业站、农机站、水利站内抽调出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6名干部,成立了新鹏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开发设施农业。可是,当地农民却并不看好这个新生事物,设施农业发展缓慢,迟迟不能启动。为了打破僵局,合作社的6名机关干部决定建棚、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