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天祝县哈溪镇日光温室成为农民致富支柱产业
2010-11-08   来源:互联网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136团,一片郁郁葱葱的白杨林首先映入眼帘。走近细看,长长的滴灌带正均匀地将水肥输送给每一棵树。
  农八师石河子市自2008年全面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拥有、谁种植谁砍伐”的林权改革精神,将林地承包给职工个人以来,职工自发地将滴灌技术运用到植树造林中,农八师石河子近年来新植的16万亩林带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后,成活率在95%以上,彻底解决了树木的“喝水”问题。农八师石河子市农林牧局党组书记张智凌说,将滴灌技术大面积地用于植树造林,就全国范围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
  要种活、种好树木,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农八师石河子市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在这种情况下要种好树,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滴灌设施。136团职工陈军是农八师较早将滴灌技术运用到植树造林中的职工。两年前,他在承包的500亩荒地上一口气栽种了10万棵杨树。为了确保树木成活,在团领导的支持下,他给这500亩地全部铺设了滴灌带,不仅彻底解决了树木的“饮水”问题,肥料还能通过滴灌设施均匀地融入水中,浇灌树木。他像种棉花一样精心种植树木,如今,这10万棵树长势喜人,有的直径达到10厘米左右,相当于自然生长四五年才能达到的水准。与此同时,他在林间套种打瓜,亩综合效益在5000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该团林业发展势头迅猛,从2008年到现在,新植林带面积达到6000亩,相当于该团建团50年来植树造林面积的总和。142团职工徐德建、141团职工钱金宝等,都是一边种树一边铺设滴灌带,水肥一步到位。将滴灌技术用于植树造林后,职工还可以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通过滴灌设施有针对性地给树木施加各种“营养”,确保树木的成活率达98%以上。林下经济随之蓬勃发展,职工在林带内养鸡、养羊、养鸭,林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农八师石河子市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激励下,121团、147团、144团、141团等团场的职工,主动将滴灌技术运用到植树造林中,确保树木茁壮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9063-1.html

标签:农机 致富 农民 成为 镇日 天祝县

上一篇:磴口县450多亩温室投入秋冬季菜生产
下一篇:3G灌溉”菜园亩增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