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牧业厅农机局部署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工作
2010-11-08   来源:江苏省农机局   

  去年以来,按照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通知》和全国创建“平安农机”工作会议精神,江苏省结合实际,全面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以充实创建内涵、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形成了江苏特色的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09年底,全省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分别达到27个、462个、3612个和28083个,其中受到国家表彰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7个和省级表彰的“平安农机示范县”20个。

  一、提高标准,在落实创建责任上取得突破

  2009年初,省农机局与省安监局联合转发了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通知,按照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户创建标准,结合江苏实际,按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农机管理、驾驶操作人员管理、农机安全执法、管理绩效等6个方面,细化19项、56个考评指标,提出了“三个40%”(经省级验收达标的“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市级验收达标的“平安农机示范村”和示范村的“示范户”达40%以上)的创建要求。

  各级政府将“平安农机”创建列入平安创建系列活动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机为主、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多数市县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农机、综治、安监等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和扶持创建工作,主要领导主动参与创建活动。

  安监、公安、农机等部门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路面动态联合执法、公安驻农机警务室、乡镇(村、合作社)农机安全联络员等联动协作机制。各级安监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农机部门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公安部门积极支持并高度重视公安交巡警驻农机警务室建设,公安交巡警驻农机警务室制度已基本步入规范化建设的轨道,建立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宣传教育、事故通报、信息互通、事故分析等制度,联合开展道路执法,加大对上道路拖拉机的查纠力度,增强了农机安全联合监管合力。目前,全省设立公安驻农机警务室30多个;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主动与公安、安监、交通等部门协调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近两年来,全省各地投入创建的资金近千万元。南京、苏州、常州、镇江、江阴、宜兴、昆山等地将创建经费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太仓市政府2009年追加创建经费60万元,为各镇农机站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和必备的安全监理设施;金坛市部分镇村投入20万元,在危险路段和危险桥梁设立了安全警示标志239个,在道路路口设置了47个减速带等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环境。淮安市投入5万余元,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室;镇江市投入50万元用于活动场所、标志牌、墙体标语和平安农机创建宣传等。

  二、突出重心,在夯实创建基础上取得突破

  各地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创建内容,整合创建资源,探索长效机制。坚持把“平安农机”创建的着力点和工作重心放在乡镇,充分发挥乡镇在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乡镇政府整合公安、安监、交通、广电、学校以及村等各方面管理资源,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常态化。坚持把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组织纳入平安农机创建的重要范畴,在全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到合作社,提高安全监管的组织化程度。金坛市制定了“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标准,从农机合作组织财政补贴中专门安排每个合作社创建资金3000元,建起了机具库和维修车间,定期对合作社的所有农机具进行维护保养。今年,抓住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契机,力推“平安农机”创建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延伸,全省现有各类农机合作组织4500多个,其中农机合作社1500多个,把“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与推进合作社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江苏省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评比办法(试行)》的规定内容,列入“平安农机”示范县、乡镇的考核范围,通过召开“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安排合作社“平安农机”创建专项资金等有效手段,大幅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和“平安农机”创建水平。9月,省农机局、省农机服务协会联合在苏州召开全省农机服务推进会,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宪、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站长刘敏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表彰了全省第一批281个星级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研究部署了农机企业与农机合作社合作共建工作,会上省农机服务协会与12家农机生产企业签订了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备忘录。

  三、创新手段,在增强创建活力上取得突破

  各地将平安农机创建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宣教形式、丰富宣教内容,积极构建多形式平安农机宣教体系,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机安全生产、支持平安农机创建的良好氛围。

  打造“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平台。为整合资源,创新农机安全宣传形式、降低宣传教育行政成本,提升农机管理服务水平,该省农机部门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以用户手机为终端、以现代通信技术为载体,联合开发了“江苏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率先在全国打造农机安全监管服务信息平台。国家农业部、工信部、中国移动在重庆召开“2010年中国移动信息化服务三农推进大会”,展示了江苏平安农机通应用成果并作大会交流,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好评。目前,全省入网用户已经突破10万户,发布各类信息达300多万条次,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及农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去年以来,还对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栏目,完善功能,建立信息直报点、信息宣传工作考核表彰办法等制度。仅去年全年编发的信息达1225条,发布其余栏目各类信息千余条。自2006年平安农机创建以来,建立并巩固了一支宣传信息员队伍,每年组织专题培训和评比表彰,构建了通畅、快捷的省市县三级宣传信息网络。

  推广使用“双优加油卡”(优先、优惠),提高“三率”促安全。今年5月份,省农机局、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联合在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暨“江苏农机双优IC卡”发放仪式,正式启用“江苏农机双优IC卡”。“双优卡”的推广使用,让农机手在得实惠过程中接受安全管理,也为解决农机燃油补贴或免除燃油税探讨了合理的操作办法。全省已有4万多张农机“双优加油卡”发放到农机手手中。为鼓励农机手持卡充值加油,中石化江苏分公司还通过抽奖方式,向用卡农机手奖励100万元。

  调整保费,推动农机保险。去年,各保险公司因保额提高造成交强险亏损,纷纷停止农机保险,影响年检率。为此,在反复调研、权衡利弊的基础上,经省政府同意,该局与省政府金融办、江苏保监局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拖拉机交强险工作的通知》。2010年1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拖拉机交强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针对江苏的实际情况,率先在全国公布调整了拖拉机交强险的费率标准,变拖交强险费率标准参照机动车交强险费率浮动的有关规定,实行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挂钩浮动,积极开展农机政策性保险,今年又增加了司乘人员政策险。新政实施后,适时开展联合督查、调研,推动各地的承保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农机手的利益。农机投保难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近期省农机局专门邀请相关部门参加拖拉机保险工作座谈会,各地交流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规范行为,在严格源头把关上取得突破

  一是规范变型拖拉机淘汰过渡期的安全监管。认真吸取2008年“6.29”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训,严格变拖规范管理,下大力整治变拖不规范行为。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省安监局、省农机局《关于加强变型拖拉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省农机局根据意见精神下发了三个具体执行文件,就加强变拖源头和路面动态管理、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等提出了具体意见,严格进行变拖登记管理、变拖检验、变拖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和教育、变拖交强险、变拖驾驶人记分管理、加快变拖报废和淘汰等。组织对已在该省公告的变型拖拉机企业生产条件及产品性能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江苏省拖拉机变型运输机行业规范》要求的生产企业和产品,一律不纳入登记管理的范围。2010年,结合江苏实际,省农机局、省公安厅、省安监局印发了《多功能作业变型拖拉机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统一规范了多功能作业变型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开展农机检验员“大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素质。2009年,全省制定并实施了监理人员“大培训工程”,用2至3年时间完成对县以上全部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010年是实施“大培训工程”的第2年,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于7、8月份举办了3期全省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员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330人。邀请了南农大老师、基层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理论培训重点是对检验员行为规范、相关标准宣贯、农机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检测设备使用操作及日常维护等知识的讲解;实践操作技能培训重点是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变型拖拉机、操纵杆式联合收割机4种机型交叉轮流实践模拟检验,各机型的唯一性认定、外观检验、运转检验及使用灯光、烟度、噪声、制动性能等项目检验。通过培训,参训学员学习了农机安全技术检验相关标准、行为规范等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了相关农机检测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江苏省农机安全技术科学检验、精确检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基地、设施装备建设。2008年省局下发《关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示范所创建活动的通知》,制定了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示范所创建标准,从机制科学合理、设施装备精良、执法行为规范、检查监督有力、工作成效显着等5个方面规范全省农机安全监理所的工作,近两年,省级财政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全省规范化示范所建设。南京、徐州、盐城、等地监理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南京市新建了农机检测、考试中心,集农机安全检测、维修、培训、考试等公共服务于一体,得到了部省有关领导的肯定。东台市投入45万余元,通过租用方式建成了较为先进的考试与检测中心,目前该市监理所拥有44台计算机、3台检测线、5台考试机具、3辆执法检查车、2套事故勘察设备等。目前,全省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拥有办公基地5万多平方米,拥有或配置的计算机千余台、农机安全检查专用车145辆、考试机具176台,正常使用的拖拉机安全检测线60条和无纸化考试中心38个、电子桩考仪6套。部分市、县监理机构开始走上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路子。

  五、加强检查,在提升创建质量上取得突破

  各地紧紧围绕农机安全生产年这一主线,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检查工作。依靠乡镇政府,发动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和农机从业人员深入开展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针对上道路拖拉机、进滩涂作业拖拉机、变型拖拉机及拖拉机搭载学生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2009年,全省组织隐患排查2467次,共排查一般隐患56843个,整改54011个,整改率达90%以上;全省共发生各类农机事故1079起,死亡473人,受伤830人,分别比2008年下降13.8%、2.5%、22.3%,未发生一起农机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低于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按照省安委会的要求和部署,各级农机部门积极参加平安畅通县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重大安全生产活动,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全省农机部门全面组织开展了拉网式、全方位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各地共出动检查执法车1800余台次、执法人员9015人次,开展农机安全检查17300人次,检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7527台次,查纠违法违章行为3116人(起)次。

  加强创建工作联合检查指导,省市安监、农机部门建立健全了检查督导和激励机制,加强创建信息交流,及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江苏省农机局局7名局领导结合农机化工作调研、农机安全生产年、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等,两年来多次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对各地平安农机创建措施、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了检查督查,对创建工作实行跟踪监督和指导,确保新创建示范单位质量和水平。健全和完善创建考评制度,督促各地落实创建措施,重新修订了“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考评办法和考评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标准,各县、市及省级农机、安监部门相继组成考评组,对示范乡镇、示范县(市、区)进行了全面检查、综合考核或复评,努力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9057-1.html

标签:农机 安全 监管 工作 装备 农业 部署 设施

上一篇:石河子滴灌技术植树造林领先全国
下一篇:临泽设施农业促农民快速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