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点,部分农民住上楼房,享受到更好的社区服务同时,也难免会对原有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记者在禹城市市中街道办夏季社区了解到,新社区在设计之初,就配套建设了粮食晾晒场、农具存放房、农机大院等,把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冲击降到最低。
11月23 日上午,禹城夏季社区8栋崭新漂亮的四层小楼在阳光下分外醒目,部分屋里已有人开始装修。该社区始建于去年9月,在禹城率先启动村庄合并和社区建设,由夏季村及周边的范庄、路庄等9个村合并而成。
新社区之所以选址在夏季村,主要是该村有种植蔬菜大棚传统,并借助濒临高速公路的优势,建起了年交易量达2亿公斤的蔬菜批发市场,农民生活比较富裕,多数有改善居住条件向城市靠拢的愿望。
在设计图前,市中街道办副主任杨涛表示,建设前最重要的环节是,规划设计部门、街道和村干部进村入户,逐家了解,汇总意见,酝酿方案,最终住宅楼采用“3+1”模式,即一层为车库,上面三层安排住户。
52 的夏季村村民李占华这次以每平米72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120平米三室两厅的楼房,在他家里记者看到,宅基地占地约300平方米,成捆的玉米还堆放在院子里,有一大一小两辆三轮车。李占华说,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上班,家里只有老伴和外孙女,五间正房是1996年翻新的,当时在村里还不错,但现在也感觉落伍了。在征求意见时,李占华提出楼层不能太高,另外现在粮食虽然有机械收获,但没地方晾晒。
这些意见在新社区建设中得到充分采纳,杨涛告诉记者,在社区每个组团居民楼附近安排一处相对集中的农具存放院落,每户有长8米、宽4米的简易平房,一门一锁。“村民反映种大棚用长竹竿多,担心没地方搁。”记者留意到,在社区东北角还有个 15亩的院落,“是粮食晾晒场和大型农机存放处,也可举办文体活动。”
据悉,夏季新型社区规划占地 305亩,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超市、卫生所等设施,建成后可安置村民800户,而仅夏季村一个村搬迁后,可复垦土地380亩,满足合并9个村的需要。一期每平方米 720元,被9村村民自愿报名购买,正在建设的二期已经报名110多户,整个夏季村已经基本全部报名。
尽管720元是成本价,夏季村130多户居民中仍有人无力承受,该村 73岁的孤寡老人李相友就是一个,在他家中记者看到,3间土坯房已有几道裂缝。杨涛告诉记者,社区还建有40多套 50多平方米带小院的孤寡老人公寓,费用拟由农民和街道各承担一半,而农民负担的费用,仅搬迁补偿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