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北部地区持续无雨,旱情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受旱面积增至约290万亩。省防指督促各地加大抗旱保苗力度,重点对浇灌较早、没有出苗和播种较晚的在地小麦进行浇灌。
11月21日,省水文局启动应急墒情测报,要求淮北地区按照Ⅲ级响应执行,在实时监测期,开展监测区域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墒情监测点,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分析,做到面与点同步进行,客观真实反映监测区域是否大面积干旱,关注灌溉前后墒情变化,及时报送墒情监测成果。
受旱地区各级抗旱服务组织迅速行动,利用自身设备及技术优势,积极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中。临泉县抗旱服务队组织6支服务小分队携50台套设备奔赴牛庄、高塘、谢集、白庙、姜寨、同城等地开展抗旱服务,累计抗旱浇地约11000亩。颍上县组织6个抗旱服务小分队,深入旱粮作物区大打机井、小口井,并制作小型打井机具150台套,分发到乡镇。同时,还编制发放《抗旱服务指南》500份,开展抗旱服务技术指导宣传。颍泉区及时启动抗旱预案,组织20人到各镇,集中为种子田、示范田、种粮大户、困难户浇灌,共出动流动机械150台套、潜水泵10台套,浇灌小麦5000余亩。濉溪、固镇、霍邱等县抗旱服务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利用技术、设备优势,开展抗旱机械维修、机井配套和打井、淘井、洗井,并根据墒情,帮助指导群众抗旱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