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鱼啊虾啊通通进大棚里养
2010-12-02   来源:互联网   

  新疆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的特殊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发展农业生产优良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农业比较优势突出。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新疆各地州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纷纷亮起独家特色品牌战略。地处中国最洼地,拥有新疆最富集光热资源的吐鲁番盆地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达270天,全年日照时数达到3200小时,再加上悠久的绿洲农业文明历史等条件,形成了葡萄、哈密瓜、早春蔬菜、葡萄干加工等独具特色的产业。
  吐鲁番地区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0万座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10年是实施此项战略的第二年,在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又存在哪些问题值得关注和亟需解决?近日,国家统计局吐鲁番调查队通过走访有关部门和实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农业背景及现状
  新疆是灌溉农业大区,水延续着绿洲灌溉农业文明的发展。驰名中外的吐鲁番“坎儿井”就是吐鲁番历史上围绕“水”而矗立起的一座地下万里长城,古已有之。吐鲁番属于新疆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之一。吐鲁番地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12.75亿立方米,实际总引水量14.72亿立方米,水资源拥有量位居全疆14个地州市的末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94立方米,仅为新疆平均水平的26.2%。随着吐鲁番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逐步推进,水资源短缺矛盾愈发凸显,地区经济结构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不相协调,第一产业用水量占总水量的96%,比新疆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但实现的产值仅占gdp总量的9%,比新疆平均水平低8.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由于缺水得不到快速发展,工业项目因缺水无法落地,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吐鲁番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及进程。
  吐鲁番地区滞留于农村的乡村人口占地区总人口61.8%,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业人口的有序转移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亟需发展载体和推进路径。为此,吐鲁番地委、行署遵循科学发展观理念,做出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重大决策,以缓解短缺的水资源矛盾,促使水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产业配置,在实践中积累和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办法,以提高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提升吐鲁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经过近两年的强力推进,目前吐鲁番设施农业在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10年9月底,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大棚已发展到4.17万座(约12.8万亩),涉及19个乡镇(场)、49个行政村,形成了3个万亩、18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篇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设施农业已由最初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蔬菜、瓜果等多种类型,由原来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初步实现了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特别是2009年投入设施农业建设资金近9亿元,建成高标准冬生产型日光温室13651座,其中,本地农民3980户,8922座,占总日光温室座数的65.4%,比历史上温室建设总数还多出5000多座。2009年新建日光温室第一茬瓜果蔬菜产量达到3.8万吨,总收入1.08亿元;平均每座标准棚纯收入达到7912.6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农民从发展设施农业中得到实惠。2010年,吐鲁番地区计划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万座,截止10月10日,已开工建设19922座,已有14585户本地农民认领种植了大棚。
  二、吐鲁番地区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吐鲁番地区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服务、销售体系建设等工作力度,重点发展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强规划引导。一是高位推动。地区和各县(市)均成立了设施农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党政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二是制定高标准规划。编制了《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2009-2015年发展规划》,计划从2009年开始用5年时间建设10万座温室大棚,按照一个种植区一个品种的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布局种植品种,合理进行茬口安排,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全方位引导帮扶。通过现场观摩会、举办培训班和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户种植效益的引领,充分调动本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二)完善配套政策扶持。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制定了关于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的设施农业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民和外地投资者参与发展。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各县(市)制定了设施农业建设补贴政策,根据财力对农民新建温室每座补助0.5-2万元。2009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设施农业资金2.54亿元。其中,落实自治区财政贷款贴息2000万元、节水补助资金3000万元,积极争取将卷帘机、保温被、暖风炉、施肥灌溉设备纳入到国家农机化产品补贴目录,争取农机补贴8600万元。
  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以联户担保、信用担保、贴息扶持为主,政府积极协调,破解贷款难的问题。各县(市)成立了国有投资公司,建立银企合作平台进行融资担保。2009年以来共落实农发行及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14.19亿元,保证了地区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的投资需求。同时,制定了设施农业贷款管理办法,建立了农户保证金制度,与农民签订还贷协议,建立了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和风险偿债机制。
  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对集中连片建设的设施农业基地,及时进行基础设施配套,确保了水、电、路全通。2009年以来,投入2200万元建设高低压线路292公里,投入3125万元建设设施农业基地道路552.7公里,投入设施农业节水配套建设资金9129万元。为降低成本、统一标准,全地区实行了钢骨架、棉被、棚膜、卷帘机等大宗物质集中采购调运。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0年仅集中采购钢骨架一项就节约资金9000万元以上。为确保物质的方便及时供应,积极支持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公司在各县(市)分别设立了加工厂;各县市引进了棉被、棚膜、有机肥生产企业5家。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制定出台了《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农业土地流转办法》,本着土地经营权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实现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和土地的适度集中,以每亩每年400-600元的价格转租,进行土地置换,解决了发展设施农业集中连片用地问题。
  (三)强化科技培训支撑。一是规范温室大棚建设标准。研究制定了《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和流程》,在全地区统一了温室建造技术标准;采取政府为主导、统一筹建、分户经营的做法,公开招标,选定有资质和实力的工程队承建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按照“一户一棚一技工”的培训要求,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种植技术。2009年以来,共举办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308期,培训各类人员27260人;三是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嫁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施肥技术及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日光温室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了标准化建造结构、标准化栽培模式以及小型机械设备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四是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地区、县市、乡镇技术骨干集中培训;实行农技人员包片负责制,逐户逐棚指导;利用示范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种植管理水平。
  (四)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抓两头、促中间,搭建产前、产后两个平台。通过建设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智能化温室和生产示范日光温室、育苗中心等,统一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加快设施农业优质种苗供应体系。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分别在乌鲁木齐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杭州等省市建立了61个吐鲁番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点;二是提升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在吐鲁番地区大力推广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09年以来吐鲁番地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建成了28个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9个,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结机制;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了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强化对设施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的监督检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行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好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2009年新建的16个设施农业基地获得了有机转换产品的认证。
  三、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农业取得的成效
  工厂化的农业生产属于一种资本密集型农业,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工厂化农业也称设施农业,如在种植业中运用大棚设施种植蔬菜、花卉、食用菌等。从长远看,设施农业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减少环境污染。在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设施农业可解决目前大宗农产品结构性剩余的矛盾,加快农业的升级换代,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吐鲁番的设施农业刚刚起步,规模有限,目前处于边干边摸索边总结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形成了设施农业生产多种种植模式
  据调查,目前在吐鲁番地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大体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企业独立经营模式,一般都有自己的种植技术;第二类是合作经营模式,合作社社员种植技术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培训指导;第三类是外地农户联合种植,这些外地农户大多是朋友和亲戚的关系,基本和合作社的模式相似;第四类是吐鲁番本地农户自种自营。由于本地农民大多数没有温室种植经验,组织化程度较低,他们是县(市)乡镇组织培训、指导和服务的重点。
  (二)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产前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起了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中形成了工业化生产模式、工厂化耕种;产后打起独特自然生产条件的“有机”品牌,瞄准高端市场,使广大农民迈进了工厂化的设施农业车间,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农业耕作向工厂车间式的转变。
  (三)实现了农业刚性节水和农民快速增收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据测算,每亩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每年可以实现刚性节水1600立方米左右,仅2009年新建的13651座日光温室就实现节水2252万立方米。设施农业为农民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突出。根据2009年的实际情况,每座日光温室产值可达4万元,最高可达6万元。同时,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一年四季都要劳作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劳动技能,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设施农业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实现劳务创收。据统计,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每年吸纳农村劳动力达6000人,增加劳务经济收入1800万元。如果实现5年建设10万座标准日光温室的目标,设施农业及关联产业用工将超过20万人次,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巨大劳务市场;另一方面,以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为中心,吸引大量种植户和设施农业产业工人,围绕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农民安居小区,实现当地农民的有序聚集,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发挥小城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
  四、当前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但是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建设资金不足,土地流转困难、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与疆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在建设的规模和标准、生产的品种和技术服务、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上仍有差距。当前,影响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施农业主体农民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加上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设施农业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著,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建设速度和种植效率的提高。
  (二)设施农业建设和种植进度不容乐观。据农业部门统计,2009年温室大棚的种植率仅为68.4%,温室大棚的种植率较低。2010年设施农业整体建设进度如土壤改良、钢骨架安装、种植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都低于预期目标,特别是新棚种植缓慢,截止10月14日,种植率仅为完成墙体建设的29.7%。在建设方面,存在着钢骨架安装进度缓慢、扣棚膜等建棚技术操作不规范,电力设备滞后、影响安装进度,钢骨架和卷帘机安装技术工人较为缺乏。在种植品种结构方面,存在着种植的果菜和叶菜比例失衡等问题。
  (三)现有的技术队伍与设施农业的需求差距较大。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技术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失衡、技术骨干队伍没有形成等问题较为突出。据地区设施农业科技园(中心)提供的资料,截止2010年4月吐鲁番地区农机系统412人,实际从事技术服务的280人左右,真正能够进行设施农业技术指导的仅33人,与发展10万亩设施农业所需要的技术需求相差甚远,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无法胜任对设施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服务,技术人员服务力量较弱。
  (四)病虫害防控工作较为严峻。随着温室大棚秋延晚作物的定植,特别是今年新建温室大棚的定植,烟粉虱已开始对温室作物产生危害,如不引起重视,必将影响秋延晚及冬生产温室蔬菜生产。
  五、吐鲁番地区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在推进吐鲁番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的进程中,吐鲁番地区将继续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发展思路,继续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湖南援吐项目,调动本地农民的积极性,努力实现5年建成10万座标准日光温室的发展目标,再用10年时间共建成30万座日光温室,使设施农业成为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使农业节约出来的水更好地配置到工业项目,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此,应着眼于长远,重点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一)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和种植进度
  应加大典型示范户的宣传力度,加大现场观摩学习力度,大讲大棚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认识,使农民自觉自愿投入到设施农业的发展行列中;加大贯彻落实《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种植和销售责任制实施意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和种植,保证果菜种植比例达到70%以上,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收益的目标;加快示范园区蔬菜种苗繁育工作,保证冬生产茬种苗供应;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方面加强烟粉虱的预测预报,为开展防治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综合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如秋延晚温室全部覆盖防虫网、悬挂黄板等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危害程度,确保秋延晚温室安全生产。
  (二)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力量对设施农业的贡献力
  应加大地区现有农机服务队伍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技术指导水平;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充实到技术服务队伍中,壮大技术队伍,快捷的将种植技术传播到农民的手中;大力实施“一年一户一技”培训工程,每年每户一个农民要接受1-2次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通过科技承包、科技创业等形式,把科技工作重点、科技力量向设施农业一线倾斜,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当前,要发挥好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大冬生产果菜栽培技术培训力度,使农民及时掌握好先进的技术,提高种植效益,用现身说法带动更多的农民学技术、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增收益。
  (三)大打有机农产品品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销售
  一是要抓好新建日光温室的有机认证工作,制定2010年新建大棚有机认证工作方案,加快新棚认证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地区已建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各县(市)也要尽快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从而形成覆盖全地区的地、县(市)两级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加强对化肥、种子、农业等农业投入品的源头监管,保障有机农业生产;三是继续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尽快组建设施农产品销售专业队伍,形成覆盖地区、县(市)、乡镇三级的设施农产品销售网络,着力培育和扶持销售企业和大户,全力组织做好设施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工作,确保设施农产品销售畅通。瞄准中高端消费市场,主打有机农业牌,扩大吐鲁番有机农产品的影响力,使其享誉全疆并走向全国消费市场。
  (四)创新设施农业发展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吐鲁番前期10万座温室主要由政府引导和推动,后期的20万座温室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出资,农业科研部门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形成资金、土地、技术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着力培育设施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营销组织、中介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促进产销衔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抵押、保险、补贴等方面的难题,力争取得国家政策支持,在温室大棚设施装备国家补贴、温室大棚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温室大棚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设施农业的大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8705-1.html

标签:农机 棚里

上一篇:“好品”棉被褥销往全国各地“次品”用于大棚和工地保暖
下一篇:党员带头大棚种植种出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