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698座日光温室即将投产可有效平抑菜价
2010-12-03   来源:黑龙江省农机局   


飞机正在黑龙江垦区五九七农场进行航化作业。

  用占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1/4的商品粮,粮食商品量全国第一;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全国第一;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和生产量全国第一。去年粮食产量870亿斤,今年战胜春季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一跃超千亿斤,省委提出的“十大工程”中排列首位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率先破题。广袤的黑土地正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大粮仓――

  初冬12月的龙江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广袤的黑土地早已归于宁静。但知情的人们都知道:生活在这黑土地上的3800万龙江人不负全国人民的厚望,刚刚在宁静的黑土地上书写过“金色”的辉煌……

  这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曲线:建国后在100亿斤徘徊了17年,由200亿斤到300亿斤用了16年;300亿斤到400亿斤用了8年;400亿斤到500亿斤用了5年……2008年总产首次超过800亿斤,2009年达到870.6亿斤;今年一年增产130亿斤,总产达1000亿斤以上。全省粮食总产由100多亿斤增长到1000亿斤――

  龙江  书写出金色辉煌

  历史的足迹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下印痕……

  有人这样形容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60年间曲折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建国后,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曾在100亿斤徘徊了17年(1949――1966年);由200亿斤到300亿斤用了16年(1966――1982年),此期间粮食产量时高时低缓慢增长;300亿斤到400亿斤用了8年(1982――1990年),8年时间里粮食生产大起大落。1983年粮食总产较1982年增长34.7%,1985年较1984年下降20.1%;由400亿斤到500亿斤用了5年;500亿斤到600亿斤用了3年时间,之后再次进入徘徊阶段;2000-2003年反而进入大幅下滑阶段。4年间粮食总产均跌破了600亿斤,最高年份2002年只有588亿斤,最少的2003年刚刚突破500亿斤。在此之后的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由600亿斤到700亿斤又进入徘徊……

  2008年,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史册上再次有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超过800亿斤。继而,惊喜不断传来――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创纪录的870.6亿斤,粮食生产总量由2005年的全国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而今年在遭受历史罕见低温、多雨、内涝等多种自然灾害情况下,全省粮食生产夺得特大丰收,粮食总产超千亿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一年,实现增产粮食130亿斤以上。

  有人这样总结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历程:综合分析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几次跨越,呈现出这样五个突出特点:一是生产规模持续扩 大。粮食播种面积由建国初的8130万亩,连续突破1亿亩、1.5亿亩大关;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亿亩以上。二是粮食总产快速增长。60年时间,全省粮食总产由100多亿斤增长到1000亿斤以上。并且粮食总产的增速越来越快,每一次跨越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三是粮食商品量逐年增加。黑龙江省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商品量大,自“八五”以来全省粮食商品率一直在60%以上,2006年高达72%,以后逐年递增,无论是粮食商品量还是商品率在全国都是最高。对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四是生产布局不断优化。粮食生产专品种、区域化种植步伐加快。目前,全省已形成了松嫩平原第一、二、三积温区的玉米产业带,中部、北部、西部的麦豆产业带,三江平原、江河谷地和山地小流域的水稻产业带。五是粮食品质快速提高。粮食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优质品率已达到90%;尤其是绿色无公害粮食生产从无到有,成为全国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大省。

  牢记“祖国大粮仓 拜托黑龙江”的重托,全省上下党政干部和3800万人民经过积年努力,黑龙江的粮食综合生产水平的的确确已经跃上一个新台阶。黑龙江正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大粮仓。

  走下去,所见所闻,更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令人欣喜的变化……

  曾几时何,玉米亩产千斤已属高产;而如今玉米“吨粮田”在黑龙江省南部县(市)已不鲜见。2008年,肇东市五里明镇进行万亩玉米吨粮田攻关,亩产1058公斤;2009年,吨粮田攻关3万亩,单产达1112公斤;今年吨田攻关推进到5万亩,亩产高达1126公斤。今年,全省358个万亩连片水稻示范点平均亩产已达1400斤以上――

  科技  守望出丰收的田野

  肇东市五里明镇曾有着“龙江产粮第一镇”的美誉――家庭联产承包之初的1986年,拥有20万亩耕地的该镇粮食产量达1.4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超亿斤。今天的这里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玉米吨田”在黑龙江省虽早已有之,但大多为十亩八亩的小规模。可是今天的五里明镇的情况让人大开眼界:2008年,这个镇建起万亩吨田示范区:搞综合开发,年末国家农业部专家组测产――亩产达1058公斤;去年,他们把吨田攻关面积拓展到3万亩,亩产达1112公斤;今年集中连片吨田攻关面积更推进到5万亩,产量竟然高达1126公斤。

  提及这些,镇党委副书记赵国辉一脸的自豪:靠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规模经营的连片吨粮攻关田三年由1万亩推进到5万亩,示范引带全镇粮食创高产。2008年全镇粮食总产2.7亿斤,2009年达到2.9亿斤,今年保守估计3亿斤以上。

  这个市的黎明镇今年也建设玉米吨粮田3万亩。该镇长富村支部书记李凤山洪亮的话语至今仍萦绕记者耳际:“我们村已实现‘田间水利化,耕作机械化’;全村三个屯,1720口人,1万亩耕地;有大型机电井65眼,平均每150亩地一台机电井,大型喷灌机14台套,全村耕地7天就可以喷灌一次――老天常年无雨,长富照样丰收。”

  肇东市坚持“粮食创高产、重点建吨田”的指导思想,今年投入资金15.3亿元,建设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总结推广“深松整地、选用良种、离子包衣、配方施肥、精点密植、滤水机播、节水灌溉、化学防控、防螟促熟、早种机播”40字高产栽培模式。分别建设了统一规模经营的五里明镇5万亩玉米吨粮田和黎明镇3万亩玉米吨粮田,其他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万亩的高产示范田。今年建设示范区面积127万亩,辐射区面积169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玉米高产创建全覆盖。今秋,喜讯传来,全市玉米总产更是达到48.28亿斤以上,比去年增加3.14亿斤。

  这样的实例绝不是肇东仅有,品种也不仅仅是玉米。近几年,大批各种作物高产稳产农田已经在黑龙江省67个县市随处可见。

  冬初的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水稻万亩高产创新示范区已显安静,示范区内笔直的水渠延伸向远方,水渠旁一望无际的100多栋水稻育苗大棚仿佛静候着明年春天的到来。这里,刚刚经历过丰收的喜悦,这喜悦还挂在农委主任董思君的脸上。董思君说,今年这片示范田又获得了大丰收,经专家测产每亩水稻产量达715公斤,比其他地块高出143公斤。他说,以前这块地也种水稻,但产量“可差远了去了”。自从2009年建立示范区以来,这一万亩水田全部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水稻大棚育秧、测土配方施肥,喷灌、收割全部机械化,生产潜能一下得以挖掘释放。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扩大了技术推广的示范效应,一批农业新技术在高产创建区率先得到应用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全区标准化技术覆盖面达到95%以上。

  北林区今年共落实这样的省部级水稻高产创建面积14万亩,占全区粮食面积的4.8%。在高产创建引带辐射下,全区粮食生产再登新台阶,总产实现27亿斤,比上年增产3.76亿斤,增长16.2%。而在5年之前,北林区的粮食产量还只是21亿公斤。

  地处高寒地区的黑龙江省,一度被认为是冬小麦种植的禁区。然而,今年黑龙江省6000亩冬小麦的试种成功已经打破了这个禁忌。今年7月17日,省农业部门组织冬小麦鉴评专家组,分别对通北林业局、密山市和富锦市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2009-2010年度试验示范田进行了鉴评。上述三个测产点平均亩产256.0公斤。冬小麦秋播夏收,可以实现两年三作,相当于增加50%的土地使用面积,能使耕地平均每年每亩增产200斤粮食。冬小麦大面积试种成功 ,使黑龙江省小麦生产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这些也只是黑龙江省农业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引领助推作用,黑龙江省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五大粮食作物高产科技攻关方案,重点推广了十二项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全省推广主导品种135个、主推技术338项(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新模式栽培达1.5亿亩。

  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010年,也是黑龙江省高产创建力度最大的一年。全省本着省、市、县三级联创,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同建原则,在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甜菜六大作物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在6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落实高产创建面积7126万亩,比去年增加2114万亩;其中,落实高产创建万亩连片核心示范点600个,比去年增加400个。初步统计,全省水稻358个万亩连片示范点平均亩产已达1400斤以上。

  五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区总共比未创建地区增产粮食112.9亿斤,用1 / 3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全省3 / 5的粮食产量。以科技为引领的高产创建可以说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年登台阶立下汗马功劳。

  绥棱县长山乡十部村58岁的王显老两口今年经营了105亩大豆。这在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在今天的龙江大地已经随处可见。如今种多少地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需要多少人的概念。省有关部门统计,黑龙江省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全国第一――

  龙江农业   骑在铁牛背上

  10月20日,以往秋收的大忙季节;记者一行在绥棱县长山乡十部村,见到王显、王艳臣等几个农民朋友正十分悠闲地与村支书张亚军聊着闲天。本以为这几户一定种地很少,一问方知:身体比较娇小瘦弱的58岁的王显和老伴两人今年种了105亩大豆,而且“一个月前就完事了!”王显的脸上堆满丰收的喜悦:“9月20日,不用半天就收完了――大联合收啊,速度快又少损失,亩产420多斤,当天在地头就一次全卖了,每斤合1.8元,当场交钱――8万多元一次到手”。

  已经58岁的人和老伴两口人种105亩大豆――这在以前是绝无可能的事,而如今这样的典型在黑龙江省已随处可见。随行的省农委种植业处调研员杨玉明说:“现在种多少地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需要多少人的概念,龙江农业早已开始骑在铁牛背上。”

  深秋初冬季节,记者一行驱车行进在龙江大地,对此感受颇深。

  绥棱县地处半山区、地势多为丘陵漫岗。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这个县的土壤多为黑钙土,通透性差,易涝耐旱,是豆稻主产区;全县165万亩耕地,有水稻50万亩、大豆100万亩。坚持不懈地走农业机械化之路,这给他们带来了十足的甜头;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农民带来了增产增收双层之效。

  王显种植的105亩大豆,两年前还要雇工经营,这两年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去年大豆亩产370斤,今年420斤,而2008年还不到300斤。

  长山乡党委书记曲剑一提起大农机就赞不绝口:“现在可行了,长山乡有约翰迪尔3080大型大豆收割机300台,水稻收割机600台,平均每200亩地拥有一台收割机;全乡还有小四轮2000多台,从种到收机械化率已近100%。原来秋收没有一个月不行,现在三五天完事!”

  机械化使绥棱县粮食产量一再实现新突破。这个县的100万亩大豆,由于全部实现秋整地,机械播种和收割,今年每亩增产70斤,全县仅此一项就增产7000万斤。去年绥棱粮食总产8亿斤,今年突破10亿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占地1.3万平方米的肇东市黎明镇长富村农机合作社,已经拥有大型收割机14台套,大马力轮式整地机8台套,满负荷作业可达4万亩;仅有1万亩耕地的该村,每年为其他村代耕3万亩。在从肇东市到五里明镇公路一侧的一块废弃地上,如今又崛起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有着三层小楼的农机合作社――东升村农机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总投资2000万元,拥有45台套大型农业机械。

  有人说: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建设的历史,也是一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一组统计数据见证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前进步伐:

  一、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村购买农业机械总投资75.26亿元,相当于过去20年投资的总和。全省农村共有9.8万户农民通过购机补贴购置了新型农业机械。

  二、黑龙江省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3132.06万千瓦,拖拉机达130.9万台,分别比2003年增加121.59%和85.57%。特别是8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26279台和5624台,比2003年增加近2倍和16倍。

  三、农机合作社数量迅猛增加。

  2003年,黑龙江省仅有100万元规模农机作业合作社18个,到2008年发展到1216个。2008年以来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提档升级,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始进行1000万元规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当年建设11个合作社,2009年建设91个,今年建设330个,三年建设442个。目前,合作社总经营土地达5538万亩,使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黑龙江省农村机耕、机播、中耕、机械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96.65%、92.19%、98.5%、55.66%,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9%,比2003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农机作业水平的提高,为粮食增产尤其为农业生产抢抓农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年春季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遭受了春季低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播期严重拖后。但由于各类农机装备发挥了应有作用,使播种时间由原来的一个月缩短到10天左右。抢农时争积温,为黑龙江省灾年夺得大丰收立下了头功。

  十月的龙江大地到处一派繁忙景象。庞大的整地机械在田间往来穿梭,所到之处留下一行行整齐、黝黑的耕垄。今年,全省秋整地8700万亩,为明年的粮食丰收奠定了有利基础。

  农场的“大马力”开到了地方的田野上,打破了横亘在地方与农垦之间的藩篱。从帮忙到共建,9年时间,场县共建由星星之火已成燎原,黑龙江省有59个县与71个农场“联姻”。场县共建不仅极大地释放了生产潜能,更在观念上给地方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以前“末个犁杖也要毁了别人家地头”的局面开始改变……

  打破藩篱  走向规模现代

  嫩江县海江镇嫩光村的王世龙是个老庄家把式,今年60岁了。种了一辈子地的王老汉一直认为自己是会种地的人。可在村里和农场搞共建后,农垦的种植方式和田间管理模式让他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家明白了自己和“现代”的差距――“往常七八天的活,大农机连播代种一上午完了。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化肥钱省下八成。统一代耕代种代收,团购优良种子,自用小四轮不再下田,每亩的生产成本至少降低70元钱。 秋收一算,每亩还多打了五六十斤大豆。”王老汉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得滔滔不绝。

  2002年,顺应地方农民和农垦职工的呼声,嫩江县与九三分局打破体制,在全省率先扯起了“场县共建”的大旗。

  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省北部的松嫩平原,幅员1.51万平方公里,境内14个乡镇与农垦九三分局所属的11个国营农场交叉分布。该县的双山镇与九三分局仅一河之隔,但双方不同的不仅是小平房和大高楼的区别;大田里的产量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最多时每亩大豆相差百斤。

  2002年春,九三分局的大马力开到了地方,为附近的村民“跨区代耕”。

  王世龙所在的嫩光村关家屯学习农场模式,首先推行土地规模经营,各家各户按照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农垦种地都是大农机作业,土地必须连成片。可屯子里每家几垧地,大农机施展不开。当初有些人不愿意,分田到户各家种各家的习惯了。与农垦合作就要统种统收,万一没种好,或者种的品种卖不上价,谁负责?”村民于振友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于是身兼合作社社长的屯长董宪成请农场来帮忙代耕。“没耕种之前,农场技术员先来测土,说是要给土地缺啥补啥。”董宪成说,农场给土地体检让屯里人感到很新鲜。以往施肥,大家只知道用尿素,以为用的越多,产量越高。农场科技人员解释说,作物的生长有个木桶理论,长势好不好,不是取决于哪种物质含量高,而取决于最缺乏的物质。而后农场推广的大豆大垄密植模式,更是颠覆了屯里人的耕种思维,“垄宽一米一,种6行,能行吗?”农场派来的技术人员又解释说,在一米一宽的垄上密集种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蓄水保墒,让群体光合作用提高,具有抗旱、抗涝,增加地温之效。关家屯人半信半疑,秋收之后,每亩大豆单产从280斤左右,提高到340斤以上。这下子连王世龙那样的老庄家把式也服了。

  第二年屯里没加入合作社的人家主动入伙。如今屯子里除了不适合大型机械的地块,都已经加入进来。农垦提出的六统一、航化作业、大垄密、三三轮作成为了农民的时髦用语。

  嫩江县是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在没开展场县共建之前,大豆单产仅为270斤,2010年该县平均亩产340斤,与附近的九三分局相差无几。今年嫩江578万亩耕地中三分之二种植了大豆,依靠农垦的种植模式,再加上“老天爷的照顾”大豆产量达27亿斤,比去年足足高出了9亿斤。

  嫩江县和九三分局这个打破篱笆墙,冲破旧体制的大胆举动,在龙江大地上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2006年,黑龙江省正式出台发展场县共建的举措,几年过去,从小兴安岭南麓,到松嫩平原,再到三江平原多种多样的合作共建模式遍地开花。今年,黑龙江省64个县中已有59个县与农场开展了场县共建。从当初只是单一的代耕,发展到代种代收,到今年又增加了代育代服。农垦科学的种植模式,大机械耕作的快速与高标准,让地方农民真正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样子”。

  农垦规模化经营和科学的种植方式颠覆了老庄家把式的传统观念,从心怀疑虑到心服口服;农垦大农机的作为更征服了地方农民的心,他们开始对大农机情有独钟。利用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村已刮起一场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的旋风。今年嫩江在场县合作建设14个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5个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站的基础上,又组建农机合作社71个,总投资近2.6亿元。另有12个投资千万元的大型农机合作社正在运作。

  嫩江仅是黑龙江省场县共建、走上土地规模现代化经营的一个缩影。

  有关部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

  ――2006年,全省场县共建规模经营地块为500万亩, 2010年已达3200万亩,四年间面积增长了6倍。

  ――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流转面积725万亩,2010年流转面积3262万亩,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到7万多个,平均每个经营主体经营土地442亩。

  省农委副主任白祥和坦言:“从场县共建起步,黑龙江省在耕作技术和管理经营模式上已经掀起了一场方式和观念上的双重变革。按计划,黑龙江省将利用3~5年时间让地方全盘吸收农垦的先进耕作经验和管理方式,实行大农机整地、土地配方施肥、三三轮作;同时提高水利标准化建设。”

  应该说,打破农垦和地方,打破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之藩篱,黑龙江省农业正在走向规模和现代。

  今年春天,历史罕见的低温、多雨、内涝等自然灾害,曾让人们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心生诸多担忧,然而粮食产量却再登新台阶。近年来黑龙江省全力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下足了功夫――

  基础建设  强力开掘黑土潜能

  今秋9月13日,青龙山灌区开工奠基仪式现场人声鼎沸,20余台大型挖掘机、40余台重型载重汽车和千余建设者开进施工现场。与此同时,三江平原灌区工程中青龙山等3处灌区、大江大河治理工程中的呼玛县呼荣堤防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牡丹江市北安河防洪工程等5项重点水利工程同时奠基开工。实际上,这只是黑龙江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分镜头。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黑龙江省70%耕地仍属中低产田,这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尤其是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区辖黑龙江省11个市51个县(市)和省农垦总局9个分局113个农场,幅员面积28.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78.7万亩,分别占全省的63.6%和89.7%,是全省的农业主产区、优势区和农村人口的集中区。改造开发两大平原,成为提高黑龙江大粮仓生产潜能的关键之处。在此背景下,在大量可研调查之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项目”登台亮相。按照规划,到2015年,黑龙江省努力把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区打造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先进科技展示区和现代化大农业样板区。可以说,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建设,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两大试验区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今年是国家批复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全面实施这一规划的关键一年。为此,黑龙江省在农业开发建设上力度空前――

  ――去年改造中低产田250万亩,建设了“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肇东50万亩玉米吨粮田,建设了北部地区麦豆轮作、宝清龙头桥高标准水田等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计划投入19.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60万亩,按照增水稻、扩玉米、麦豆轮作促大豆增产的思路,重点抓肇东五里明玉米吨田示范区、庆安优质粳稻基地、北部地区麦豆轮作示范区和宝清龙头桥高标准水田,通过典型牵动示范,提高项目区建设的整体水平。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220万亩,完成计划的84.6%,完成中央和省财政投资16.2亿元。

  ――2010年共立项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5个,完成建设任务25万亩,完成中央和省财政投资28000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亿斤。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以节水灌溉为重点,进行水利、农机、农技、林业措施综合组装,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耕作先进、科技覆盖”的高标准农田。

  ――去年开工建设了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3个核心区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建设了23个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达90万亩。

  而在这些重点建设的大型项目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升级是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提高的另一块护路基石。

  今春,省委书记吉炳轩强调,要在水利建设上狠下功夫,改善水利条件,解决旱能浇、涝能排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与水利部签署的《加快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与水利发展改革合作备忘录》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回望2009年秋季以来的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篇章浓墨重彩:全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72.2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8.67亿元,省级投资5.73亿元,市县自筹37.86亿元。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破。北引渠首实现嫩江截流并进行泄洪闸、进水闸、土坝及堤防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北引总干渠11公里扩建工程和七台河市桃山水库二期、伊春市西山水库、大庆市东城水库主体工程。

  ――加快建设了三江平原灌区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

  ――开工建设了绥芬河市五花山水库、林口县龙虎山水电站、伊春市朗乡水电站和北引总干11~50公里工程。

  ――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

  ――全省新增旱涝保收田513万亩,其中新增水田灌溉面积407万亩,是计划的2倍多;新增膜下滴灌面积106万亩。

  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黑龙江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黑龙江省努力争取中央财政投入对黑龙江省重点倾斜,省里则集中财政资金向粮食产能工程项目建设倾斜,集中力量办大事。省级财政整合2~3项专项资金集中投向项目区,并将小农水、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产业化、农机具购置补贴、劳动力转移等相关资金向项目区倾斜。

  结束语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但又是“弱质产业”。我们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大量的中低产田需要改造,科技进步因素也尚待加强。有专家称:目前黑龙江省有七成左右的耕地可以定性为“中低产田”。应该说,这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预示着黑龙江的粮食生产更加辉煌的未来。我们坚信: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随着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推进实施,我们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将进一步提高,靠天吃饭的局面必将进一步改变,龙江的粮食生产必将实现新的跨越,黑土地必将再现新的更大的辉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8667-1.html

标签:农机 菜价 有效 投产 即将

上一篇:密云设施大棚控温自动化
下一篇:营盘兴建拥有100多个日光温室的蔬菜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