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种种变化,被他浓缩在这三个“更”中。
几天前的一个晴朗冬日,在北京东三环长虹桥边的农业部办公楼里,当回顾近五年来“三农”发展状况时,温文尔雅的韩长赋部长兴奋起来。从日益增多的挑战到粮食实现“七连增”,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到农民外出打工最关心些啥,韩长赋为记者徐徐道来。
国家支农力度大 农业发展形势好 农民得到实惠多
“‘十一五’这5年,极不寻常、历史少有。”韩长赋简短地概括道。
为什么说极不寻常?
“各种自然灾害偏重发生、频繁发生、异常发生,国际农产品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不断扩散蔓延,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空前挑战。”
为什么说历史少有?
“不仅没有出现历史上大灾之后大减产的现象,而且连年增粮增收,形势之好历史少有。中国之所以能沉着应对诸如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粮价飞涨等,就是因为农业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掰着指头列举了引以为豪的成就:
粮食――连续5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他强调说。
“菜篮子”产品――生产快速增长,供应充足,品种丰富。无论超市还是农贸市场,一年四季,各种产品琳琅满目。肉蛋奶、水产品,还有蔬菜、茶叶、水果等,产量都是稳步增加的。
农民收入――前4年年均实际增长8.3%,今年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前4年的平均。
……
我们被韩部长欣喜的情绪所感染。
“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国家支农力度最大、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他说。
“七连增”为稳定经济大局发挥基础作用
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再创佳绩:连续第7年实现增产,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头一次。
韩长赋感慨地说:“成绩真是来之不易,是在严峻的自然灾害、异常波动的农产品市场、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取得的。”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成效非常明显:
――“减法”、“加法”、“乘法”一起做,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建立补贴制度,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345亿元。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并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出台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多次启动玉米、稻谷、大豆等粮食作物临时收储。
――国家不仅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普惠”政策优先考虑主产区,而且制定了支持主产区的“特惠”政策,安排专项投资用于产粮大县相关重大项目建设,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奖励资金由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80亿元。
――在农业抗灾减灾和粮食生产的紧要关头,还及时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保证了抗灾夺丰收。这些政策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为稳定物价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评价道。
略微沉思了一下,韩长赋又接着说:“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今后粮食生产的挑战更大,但我们有条件、有信心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得更快一些
国家要粮,农民要钱。在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十一五”时期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一举扭转了本世纪初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的困境。
韩长赋细数了农民收入的四大构成: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目前分别占49%、40%、7.7%、3.2%。
“这5年,从收入来源上看是基本面不断巩固,增长面不断提高,扶持面不断加强。”他说。
基本面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连年丰收,支撑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增长面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扩大,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十一五”期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年均增长500万人以上。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扶持面上,农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加。其中“四补贴”总额由2006年的30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45亿元。
韩长赋出身农家、当过农民,在他看来,目前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还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拉大。
“今年我们提出了‘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的目标任务。围绕这个目标,既巩固农业内部增收基础,又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既向市场要收入,又从政策上想办法。”他说。
帮农民工解决好最关心的五件事
“你知道农民外出打工最关心哪些事吗?”韩长赋问。
没等我们想出来,他接着回答说:“依我看,他们最关心的有五件事: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工伤大病有保险、有地方住、子女能上学。”
韩长赋说,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农民工关心的问题、政府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他认为政府管理应主要着眼于如何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加强就业服务,以及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就业环境如何得到改善。
同时,既要考虑农民工如何有序进入城市生活,并逐步成为市民、完成城市化,也要考虑更广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逐步、合理地转移出来,实现比较充分就业。
韩长赋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重点应当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徙的方向,打开城门,合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
二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安居乐业。
三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科技增产是个很大的亮点。我用两个52%来说明。”韩长赋解释说,“今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超过了52%。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也意味着科技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0月份我到河北看秋收秋播时,定州一位叫黄志祥的农民说,去年种玉米的时候,技术员告诉他,土地深松后庄稼会增产很多,老黄就想深松一下,可是他老伴怕花钱不同意。结果呢?黄志祥坚持深松了自家的地,秋收时他家玉米增产很多。村里好多人都看到他增产了,也打算深松翻地。”
韩长赋接着说:“所以说,农民现在种田也很讲究科学,不能用老眼光看农民,把农民看成是不讲科学的代名词。”
他还用了几组数字来说明农业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今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统供率达到66%;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今年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12%;4380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65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
“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和希望也在科技。”韩长赋肯定地说。
针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如何发展的问题,韩长赋提出,要把握一个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此,要突出一条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围绕两个目标――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三个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四化”――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五方面支撑――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