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已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亮点。截至去年,全市已发展各类设施农业20.76万亩。截至今年9月,全市已新申报标准大棚18217亩,设施农业布局已覆盖全市。
钢架大棚,亩均效益7000元
“设施农业基地核心面积超1200亩,一期总投资建设资金达4000多万元,年提供各类蔬菜1万余吨。”福建泉景兴是今年刚创办的公司,公司董事长薛来强充满信心地向记者介绍公司的项目进展情况。曾做了14年蔬菜批发销售生意的他,现在开始自产自销,建起了拥有58亩大棚的金东农场。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设施农业正在成为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的富民产业。据农业部门调查,去年福州全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
农民建大棚,政府给补贴
为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指导,福州市
专门成立了设施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将“调研、现场会、培训、政策保障”捆绑运作,作为全市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常态机制,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农民发展设施农业。
为加大扶持力度,2009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给予新(扩)建大棚蔬果项目奖励性资金补助的意见(试行)》,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对成片上规模的新(扩)建大棚蔬果项目,按钢制结构大棚和标准竹木大棚两类,给予每亩800元至18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性资金补助。一些县(市)区财政也参照市里,给予财政配套。
筑巢引凤绘蓝图
西起闽清东到长乐,北至罗源南达福清,福州设施农业布局已从零星散点发展到星罗棋布。仅福清就建成了江镜、海口、新厝3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吸引了50多家企业落户。全市还涌现出了绿叶、嘉叶、绿丰、利农等种植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棚蔬菜生产龙头企业。
为了推进设施农业科学、健康发展,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市场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福州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及时兑现奖励性补助资金,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向精品、高端、高效方向发展。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联结周边农户的技术服务网络。
有力的政策保障、周到的技术服务、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设施农业新一轮发展热潮。据了解,仅今年5月至11月,福州全市计划新建设施农业100亩以上的就有29家,其中500亩以上的有5家,1000亩以上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