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实施农机科技入户工程以来,江苏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通过扎实推进农机科技入户工程,在解决农机“用得好、有效益”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以专家队伍、指导员队伍和示范户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深入推进全省农机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截至2010年全省农机科技入户示范县已发展到30个,确定在314个乡镇,2804个村进行科技入户工程试点,主推水稻生产机械化、玉米(油菜)生产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高效植保机械化、现代高效农业配套机械化、设施农业装备等6个方面的18种农机适用技术,遴选农机科技示范户15067个,辐射周边农户364682个。示范区内主要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
一、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坚持以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使示范户成为新技术的辐射点、农机工作的联系点、科技致富的带动点,成为生活于农民中间、常驻农村不走的科技服务队。在开展技术指导过程中,力争做到“三个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推广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科技入户与为民解难相结合。突出省、市、县三级专家组作用的发挥,突出抓好技术培训这一科技入户项目的重头戏,突出抓好典型、用好典型。
二、整合各类可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在实施科技入户工作中,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整合各种项目资源,同时结合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口其它相关项目等给予经费配套,积极开拓“物化补贴”落实新模式。省农机局充分利用江苏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广泛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界参加进来,共同推进全省科技入户工作。
三、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通过政府科技补贴、专家科技帮扶、县乡科技服务,依靠项目培育示范户,辐射带动千万家,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提高了技术推广到位率。几年间,农机科技入户内容完成了从以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为主向其他机械化技术拓展;完成了从单纯技术服务向指导农民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方面拓展。同时,构建了完整的农机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指导工作网络,形成省级专家――市级专家――县级专家――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有效地弥补了靠政府单一行为的推广模式,增强农户自觉运用科学技术的主动性。
四、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扩大项目实施效应
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以及印发简报、宣传材料、制作展板、“送科技下乡”、“科技大篷车”等形式进行宣传造势,宣传项目成果、宣传示范户典型、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扩大项目实施效应。常熟市农机技术指导员陈新环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见报后,省局及时在各示范县开展“向陈新环同志,学习争当优秀指导员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的实践表明:推进农机科技入户,有利于解决农机科技与农户生产经营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农机户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机科技入户工程,对于促进农机技术人员与农民建立稳定而长期的联系,调动农机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焕发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农机科研、教育、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