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时节,走进王辛庄镇太平庄村的设施农业基地,一垄垄的绿叶生菜、卷心菜、白萝卜青翠鲜嫩,生机盎然,一派春天般的景象。
“以前一到冬天,我们吃的只有白菜和萝卜。”村民刘桂清感慨地说:“现在发展设施农业后,我们冬天自己能吃上新鲜蔬菜,想吃什么种什么,还开始向外面卖了。”
传统种蔬菜,一般只能采收一两茬,农时也就几个月。而温室大棚种蔬菜,能收好几茬,一年四季都有产出。9月移栽秧苗,10月下旬便能上市。然后依据市场情况再次移栽,不久就能陆续上市,直至来年5月,又与陆地蔬菜接上了。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6个大棚,两个种草莓,两个种空心菜,剩下两个种萝卜和芹菜,一茬菜就收入6万元。
据村支部副书记高继保介绍,太平庄村自200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依托新颖的“田园式”村庄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现基地总占地面积360余亩,共有设施大棚200余栋,每棚可实现年净收入2-3万元,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一排排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成了一道风景线。反季节生产,常年均衡供应,现代设施农业颠覆着传统农业,使得农闲变农忙,淡季成旺季,一年四季皆农时,夏秋冬里也是春。
“以前一到冬天,我们吃的只有白菜和萝卜。”村民刘桂清感慨地说:“现在发展设施农业后,我们冬天自己能吃上新鲜蔬菜,想吃什么种什么,还开始向外面卖了。”
传统种蔬菜,一般只能采收一两茬,农时也就几个月。而温室大棚种蔬菜,能收好几茬,一年四季都有产出。9月移栽秧苗,10月下旬便能上市。然后依据市场情况再次移栽,不久就能陆续上市,直至来年5月,又与陆地蔬菜接上了。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6个大棚,两个种草莓,两个种空心菜,剩下两个种萝卜和芹菜,一茬菜就收入6万元。
据村支部副书记高继保介绍,太平庄村自200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依托新颖的“田园式”村庄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现基地总占地面积360余亩,共有设施大棚200余栋,每棚可实现年净收入2-3万元,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一排排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成了一道风景线。反季节生产,常年均衡供应,现代设施农业颠覆着传统农业,使得农闲变农忙,淡季成旺季,一年四季皆农时,夏秋冬里也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