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昌吉市设施农业融冰破土
2010-12-24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2010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年末岁尾,各行各业都在盘点盈亏得失。此时,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52%。按照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的话说,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这一成就得之当然,却也来之不易。回顾“十五”期间,这个比率年均只增长了0.7个百分点,到2005年末也只有36%。而在“十一五”期间,年均提高达到了3.2个百分点,是“十五”期间增速的4倍还多。不仅如此,反映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5年的7.1%提高到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33.5%提高到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从4%提高到25%;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等生产,机械作业面积均有较大增长。是什么原因让农业机械化骤然加速?

  农业机械化业界人士分析,“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多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投入、技术、机制、管理、服务等等都十分给力,是形成今天大好局面的必然。农机化促进法及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的相继出台和贯彻实施,把农机化发展纳入法制推动的轨道;“十一五”期间总共351亿元中央财政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带动了地方和农民上千亿元的投入,给农机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大批先进的、适合耐用的农机产品的开发,拓展了农机作业的广阔领域;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大大提升了农机共同利用的空间和农机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农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使得农业机械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上速度逐步加快、质量比较可靠、结构趋向合理、效益不断提高、安全基本保障的良性循环。总之,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下,通过农机化领域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已经探索并走出了“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

  这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农业机械化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空前的跨越,很多人为此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向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机手表达尊敬,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科技战线上的工作人员道一声感谢,向奋力拼搏、勇于进取、忘我奉献的农机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送去衷心的祝贺,向一切关心、支持、帮助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1年是一个新的开端,“十二五”即将起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更多美好的憧憬。刚刚闭幕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扩展的重要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向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也是充满魅力的挑战。必须看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还不十分牢固,农机化发展的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机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水平亟待大幅度提高,包括农机战线上的人员素质能力也要有质的提升。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十二五”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身上的担子重千斤。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一半,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要走的路程还远不及一半,所以,没有理由懈怠,更没有理由停滞,我们要怀揣理想,再创“十二五”新的辉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8364-1.html

标签:农机 破土 农业 设施

上一篇:恩施州完成房县烟叶育苗大棚工程
下一篇:沼液滴灌技术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