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六十二团大棚蔬菜上市平抑菜价
2010-12-28   来源:浙江省农机局   

  “十一五”是浙江省农机化发展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各地牢固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农机总量快速增长,作业水平显着提升,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掀起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高潮,取得了累累硕果。

  先进装备助力现代农业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浙江省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五年来,全省新增各类农业机械32.3万台(套),相当于前二十年的增长量,是浙江省农机化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到2010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不包含渔业机械),比2005年底增长17.2%。

  在农机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存量结构不断优化,各种高性能农机装备大量涌现,农机应用领域大幅拓展。粮食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大中型耕作机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械、机动式植保机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逐步取代了传统农机具,机械化种粮成为“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法宝。

  农业主导产业装备水平的提高,更是一大亮点。茶叶加工机械、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储藏保鲜等配套机械装备快速增长,主导产业的机械化、设施化水平明显提升,逐步改变了粮食生产机械占主导的格局。五年来,全省新增各类主导产业机械装备17.5万台(套),其中茶叶加工机械就达到8.5万台(套)。

  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钢架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以及棚内耕作机械、种植机械、覆膜机械、大棚卷帘机械等农机装备的应用,使设施栽培应用范围从蔬菜瓜果扩大到花卉、水果、茶叶、食用菌、竹林等多种经济作物上。五年间,全省新增设施栽培面积50余万亩,推动浙江省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满足周年生产的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体系。

  新型主体勇当生力军

  2005年,浙江省启动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之后又陆续建设了11个部级、省级农机化示范区,从而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装备向农业的各领域、各环节渗透。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也趁势兴起,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先锋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

  五年来,浙江省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经纪人等为主的农机服务主体,目前共拥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4910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有785家。这些新型农机服务主体还因地制宜推行“菜单式”、“托管式”、“全程化”等服务模式,并把服务领域从原来以机耕、机收为主向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延伸,从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等大农业的各个环节拓展。

  据统计,全省农机服务总收入由2005年的103.8亿元增加到150.8亿元,增长45.3%,总利润由50.5亿元增加到71.3亿元,增长41.2%,至少有6.5万农机从业者凭借农机服务实现了致富梦想。

  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各种先进适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水稻机插为例,机插面积连续以翻番的速度递增,从2005年的6500亩扩大到2009年的118.3万亩,今年达到192.9万亩。2010年,预计全省粮食生产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3050万亩,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比2005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排灌、耕作、收获、植保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安全生产保障有力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安全生产,这是浙江省农机系统始终紧抓不放的重点工作。“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利用《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实施的契机,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监管体系,为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创新,是浙江省农机安全监管中的一大闪光点。自2005年在全国首推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制度以来,目前,全省已有76个市、县建立了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站),其中县级警务联络室达到70家,占农机监理建制县的87.5%,初步建立了警农联合巡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此外,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的建设,有效维护了农机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全省已组建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60家,初步构建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网络。

  “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更是把安全生产的理念传达到了广大群众中。目前,全省已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8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11个、示范镇(乡、街道)235个,“平安农机”示范村2000余个、示范户(社)1.6万余户。全省农机事故年死亡人数由五年前的378人下降到目前的270人左右,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农机工业趁势腾飞

  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加速了浙江省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该政策逐年扩大受益对象和补贴范围,补贴机具种类从2005年的4大类6个品目扩大到12大类34小类94品目,补贴资金规模从2005年的6500万元增加到3.54亿元。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而且也助推了浙江省农机工业的蓬勃发展。

  与全国同行业相比,浙江省生产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水泵、植保机械、茶业机械、柴油机和农机配件等六大类农机产品在国内市场有明显优势。水泵产量占了55%、植保机械产量占65%、茶业机械占70%以上,全国市场所需的缸套、活塞、曲轴等配件,以及柴油机、农用车、联合收割机的主要配件,大部分出自浙江省。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农机工业企业5000余家(含配件生产企业),2009年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635亿元,比2005年增加3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500亿元,占78.7%。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浙江省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8309-1.html

标签:农机 菜价 上市 蔬菜 大棚 十二

上一篇:高平市日光大棚逾五千栋
下一篇:电线短路引燃桃树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