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东方红杯”2010年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2010-12-31   来源:广东省农业厅农机管理办公室   

  粮食是政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更大的政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如何在有限的土地和日益减少的农村劳动力下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机械化、现代化的粮食生产是必由之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成为关注焦点。

  近日,国际性的高端学术盛会――“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惠州市成功举办。研讨会上,中外农艺和农机专家围绕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方针政策、战略重点的制定、农机农艺的结合、技术路线的选择、机具装备的研发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这次研讨会成果将对加快推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大力提高水稻产量和生产效率、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平抑物价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白人朴教授等作了相关专题报告。国外专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概况,使与会代表获得了全球主要水稻生产国的发展经验,对拓宽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思路提供了参考。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农业发展方式,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是未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是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水稻生产对全球粮食供给影响极大;水稻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的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但目前我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劳作非常辛苦。近几年来在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的大背景下,农业部将水稻机械化列为农机化工作的两个重点之一,使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取得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是要实现水稻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仍然任重道远。     这次研讨会上知名院士、专家们共同探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水稻生产机械化与相关行业相互促进发展等问题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必将对加快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改变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据统计,实现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每亩可节本创收约330元。

  本次研讨会是受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委托,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主办,广东省农业厅和华南农业大学协办,广东省惠州市农业局和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选择在广东惠州召开表明农业部对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肯定和支持。

  为期2天的会议中,有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的水稻及其生产机械化方面的专家,我国水稻种植主要省份的农业、农机和推广部门的负责人,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专家组成员,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学会、协会、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广东省相关技术人员共300多人。会议期间举行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田间现场演示会,演示机具代表了我国水稻生产机械研发和应用的最新科技成果,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次高端研讨会成果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本刊特别选编刊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蔡汉雄所作的报告,更深入理解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和趋势,并展示水稻生产机械化在南方重要代表省份广东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多和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中国2020年人口将达到14.5亿,而每年耕地却减少数百万亩。要解决粮食问题,惟有通过发展科技,提高粮食产量。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中国63%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的增产显得很重要。

  要提高水稻的产量关键在良种和良田两个方面,而发展良种超级杂交水稻对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证明,超级杂交水稻比常规稻亩均增产40%左右,最高亩产达1200公斤。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育种攻关正在进行中,有望提前一两年实现每亩产量900公斤的目标。据统计,从1976年~2006年的30年间,中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56.4亿亩,增产稻谷5200亿公斤。

  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些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今年可达9.2亿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的机械化水平预计达52%,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等作物机械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农业劳动的方式正在实现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的跨越。未来五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将围绕农业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协调推进、提升质量、改善结构、加快发展。

  这次各位院士、专家等齐聚研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非常及时。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大,全国有近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稻生产季节性强、农时紧、用工量大,特别是我国稻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对抢种、抢收和实施管理要求很高,运用机械化的高效作业才能保证在适宜的时间搞好水稻生产。为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最近农业部提出要积极发展中稻生产,支持东北地区扩大种植面积,支持江淮等适宜地区逐步推进“籼改粳”,对水稻机械化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交流、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创新和技术普及的重要手段。这次高端研讨会将研讨水稻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丰富和完善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模式和技术路线,这必将提高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

  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项系统的工程,要多方努力,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将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为一个重大任务来全力推进。 一是要加强政策的扶持,除了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外,还要组织实施作业补贴和技术补贴;二是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三是加快技术推广普及。主要是促进农机和农艺的融合,要通过“阳光工程”广泛开展技术的培训,提高机手的素质和能力;四是创新发展机制,鼓励专业育秧组织建立区域性的育秧中心,集中解决育秧标准化的问题,鼓励机械、技术、资本、服务的联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的机制;五是推进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研发高效、低耗、低成本、适应我国的各种水稻生产的技术和装备。

  这次在广东省惠州市召开“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一件盛事。对促进广东农业、农机战线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广东农业强省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些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省农机战线和广大农民奋力拼搏,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各项经济效益向好。农民收入逐步提高,2009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2千亿元,增长4.9%,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均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二。广东以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产出占全国6%以上的农业总产值和农业的增加值,广东的农业增加值推进占全省GDP5%左右。但广东仍然是个农业大省,主要的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排名靠前,饲料、花卉排第一,水产排第二,水果、糖料排第三,肉类排第六,蔬菜排第七。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纯收入6907元,实际增长10.7%,是近20年来广东农民增收幅度最大的一年。 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部大力支持广东农业发展,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广东市县直补的资金达24亿多元,近年来广东通过建设现代标准农田,建设20个国家集成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以建设示范县和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支持建设40个省级的产粮大县,创建63个国家级和省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县,启动农业部与省政府共建珠三角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广东农业厅与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项目、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广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粮食作物产区的供给能力。全省粮食、畜牧、水产、水果等主要农产品普遍增产。2009年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同步增长,中收、早造、晚造三造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14万吨,增产5.7%,是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预计2010年在大灾之年粮食生产仍然获得增产。

  广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装备的建设,把农业机械化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来抓。从199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购置农机财政补贴政策,2002年又率先出台并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议案》,从2003年到2010年8年里省财政投入7亿元扶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扶持水稻耕种机械、植保机械、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精量穴的直播机、稻谷烘干机等的应用推广,扶持建设8个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的基地、50个水稻机械化区域性的推广站、30个水稻机插秧示范县,对水稻收获、插秧机械实行累加补贴,加大推广演示、推广力度。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也大力支持,安排广东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5年的300万元大幅度增加到2010年的2.6亿元,从2005年到2010年,安排广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6.335亿元,支持广东建设18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示范县,促进了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2009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90万多千瓦,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8.6%,比2008年增长9.3%,2003年-2009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4.6%,是1978-2002年年均增幅的27倍,是我省历史上农机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十二五”时间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强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201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年初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加快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农业机械发展迎来了大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重大的挑战,我们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扎实抓好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推动广东农业机械化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上新的台阶。

  农业机械化在粮食七连增中发挥了重要的物质装备支撑作用

  近七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青壮年务农劳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在促进我国粮食七连增及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作用。

  一、加快了粮食生产环节机械替代劳力步伐,缓解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可能造成的粮食生产萎缩风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农民劳动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更加期待体面劳动,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粮食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七年来,粮食生产环节机械替代劳动力步伐显着加快,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由2003年的47%、27%、19%增加到2009年的66%、41%、35%。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小麦机收率由2003年的73%增加到2009年的86%;水稻机械化栽植和收获水平分别由2003年的6%、23.4%增加到2009年的16.7%、56.7%,预计2010年分别超过20%、60%;玉米机收水平分别由2003年的1.9%增加到2009年的16.9%,预计2010年可超过25%。

  二、加快了粮食生产抢收抢收,保障了重要农时粮食生产顺利进行。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完成人畜力无法达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起到了“抢农时、防灾害、促丰产”的效果。水稻机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1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可替代200多人工作量,1台玉米收获机能替代70~80个劳动力,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每亩还能节约生产成本40元左右。在每年的春耕、“三夏”“三秋”等主要农时,广大农机工作者克服不利气候因素、农时紧张、熟期集中等重重困难,快速响应、迅速行动、抢天夺时,大力推广收获、整地、播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全力以赴加快作业进度,为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快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农机是农业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在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下降的情况下,需要靠农机实现现代意义精耕细作。这7年来大力推广的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提高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质量。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种增产减损的综合增产能力分别为53kg/亩、37kg/亩、72kg/亩。其中,秋整地使用农机深松作业,可以使来年玉米亩均增产200斤、大豆亩均增产100斤。水稻机插秧亩比人工插秧增产100斤左右,且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好。粮食机械化收获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收获损失5~8个百分点。采用低温干燥可在提高稻谷品质的基础上,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在依靠地、水、肥等资源要素投入增产受到的约束增强情况下,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挖掘我国粮食增产增收潜力的现实选择。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6条主要技术路线之一。

  四、积极参与抗旱抗洪等抗灾救灾,加快恢复农业生产、减少了因灾损失。大量的农业机械植保机械和6个农用航空站对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8255-1.html

标签:农机 评选 揭晓 新闻 十大 年全国

上一篇:新疆:勾勒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蓝图
下一篇:8万亩滴灌节水技术引发六十七团生产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