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刚过,包头市出现连续降温天气,但东河区沙尔沁镇新近建成的一批钢架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生机勃勃,百亩蔬菜种苗及冬早蔬菜长势喜人。以往秋收一结束,农民们就进入了冬闲时节。而如今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各种反季蔬菜,则改变了农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开启了农民增收的致富门。
蔬菜长势喜人
每年年关,看着市场外地蔬菜一路高价,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沙木佳村的村民们着实羡慕。今年,他们也早早地琢磨着,一定要在反季节上下功夫,多弄几个品种,“也要沾沾过年的光”。在村民杜三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菠菜像争相斗艳的鲜花。旁边则是刚摘下来的一筐筐菠菜,正准备打包运往当地农贸市场。
杜三告诉记者,目前家里有两亩地。今年3月份,他从银行贷了2万元,腾出一亩地来种植大棚,打造大棚所用的钢筋和塑料等成本费花了1.3万元。他家这个大棚是一年春秋两季的,仅春秋两季的收成就已经赚了近1.5万多元。尝到了甜头的杜三指着院子里北边刚搭起来的大棚框架。记者看到用砖和钢筋搭建起来的大棚雏形,还没有铺上塑料布。
流转土地农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李二小今年63岁,是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沙木佳村的村民,家里一共有6亩田地。去年开始,李二小把其中的2亩地流转给了该村某项目区,而剩下的4亩则由儿子来种。李二小说:“我自己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现在能把土地包出去,也省了不少事。每年春天,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到城里打工,每天的工资在50~120元不等。”李二小告诉记者,地里的事情已经不用他去操心了,赶来年开春,他也会和村里的人一起到城里打工。
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一批优秀的项目区在沙尔沁成立。项目区主要以蔬菜育苗、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园区,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生产基地品牌。亿仑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潘孝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深知农民种地赚钱不容易。潘孝成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拿一亩地来说,如果农民用来种玉米,一亩的产量可能达到1200斤,而就现在玉米在市场上的行情是0.8元每斤,那么1200斤就可以收入近1000元。而这并不是纯收入,农民真正能拿到手里的钱最多240元。为什么呢?首先,一亩地在春种秋收需要人工,人工的费用就要500元,再加上浇地的水费、种子费、肥料费等,总计在760元,农民拿到手中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潘孝成说,建立项目区,可以整合土地资源,把农民手里多余的土地租用过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既集约了资源,又让农民尝到了实惠,收入有了保障。“我们项目区每年会付500元每亩给租我们土地的农民,农民没有了土地,劳动力富余,这时候我们再返聘这些农民回来种地,就像在单位上班一样,按月发工资给他们。”
科技带领农民致富
“微喷、滴灌、无土栽培”这样高科技的名词也进入到亿仑公司,记者来到大棚里看到,中央有喷射管子,能浇到周围的蔬菜。潘孝成说:“普通农民家浇灌一亩地需要20立方的水,而用这个微喷一亩地仅用5立方的水,这在节约水资源上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种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是项目区工作重点之一。该项目区的种植品种也不再单一化,引进新品种,种植草莓,让包头市民在冬季吃上家门口种植的草莓。潘孝成还告诉记者,腊月期间,包头的蔬菜市场大多供不应求,大部分的蔬菜都是来自山东的,这样一来,不仅运输费用高,而且蔬菜的新鲜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对此,亿仑项目公司建成了500立方米的冷藏库,这样就可以把冬季丰收的蔬菜储存在冷库里,等到腊月,这批储存的蔬菜就可以运到市场上,补上腊月期间缺菜这个大漏洞,不仅打出自己的品牌,而且还致富自家的农民。
日前,沙尔沁镇一排排刚搭建的反季节蔬菜大棚己栽上了油菜、西红柿等蔬菜苗,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蔬菜长势喜人
每年年关,看着市场外地蔬菜一路高价,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沙木佳村的村民们着实羡慕。今年,他们也早早地琢磨着,一定要在反季节上下功夫,多弄几个品种,“也要沾沾过年的光”。在村民杜三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菠菜像争相斗艳的鲜花。旁边则是刚摘下来的一筐筐菠菜,正准备打包运往当地农贸市场。
杜三告诉记者,目前家里有两亩地。今年3月份,他从银行贷了2万元,腾出一亩地来种植大棚,打造大棚所用的钢筋和塑料等成本费花了1.3万元。他家这个大棚是一年春秋两季的,仅春秋两季的收成就已经赚了近1.5万多元。尝到了甜头的杜三指着院子里北边刚搭起来的大棚框架。记者看到用砖和钢筋搭建起来的大棚雏形,还没有铺上塑料布。
流转土地农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李二小今年63岁,是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沙木佳村的村民,家里一共有6亩田地。去年开始,李二小把其中的2亩地流转给了该村某项目区,而剩下的4亩则由儿子来种。李二小说:“我自己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现在能把土地包出去,也省了不少事。每年春天,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到城里打工,每天的工资在50~120元不等。”李二小告诉记者,地里的事情已经不用他去操心了,赶来年开春,他也会和村里的人一起到城里打工。
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一批优秀的项目区在沙尔沁成立。项目区主要以蔬菜育苗、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园区,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生产基地品牌。亿仑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潘孝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深知农民种地赚钱不容易。潘孝成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拿一亩地来说,如果农民用来种玉米,一亩的产量可能达到1200斤,而就现在玉米在市场上的行情是0.8元每斤,那么1200斤就可以收入近1000元。而这并不是纯收入,农民真正能拿到手里的钱最多240元。为什么呢?首先,一亩地在春种秋收需要人工,人工的费用就要500元,再加上浇地的水费、种子费、肥料费等,总计在760元,农民拿到手中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潘孝成说,建立项目区,可以整合土地资源,把农民手里多余的土地租用过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既集约了资源,又让农民尝到了实惠,收入有了保障。“我们项目区每年会付500元每亩给租我们土地的农民,农民没有了土地,劳动力富余,这时候我们再返聘这些农民回来种地,就像在单位上班一样,按月发工资给他们。”
科技带领农民致富
“微喷、滴灌、无土栽培”这样高科技的名词也进入到亿仑公司,记者来到大棚里看到,中央有喷射管子,能浇到周围的蔬菜。潘孝成说:“普通农民家浇灌一亩地需要20立方的水,而用这个微喷一亩地仅用5立方的水,这在节约水资源上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种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是项目区工作重点之一。该项目区的种植品种也不再单一化,引进新品种,种植草莓,让包头市民在冬季吃上家门口种植的草莓。潘孝成还告诉记者,腊月期间,包头的蔬菜市场大多供不应求,大部分的蔬菜都是来自山东的,这样一来,不仅运输费用高,而且蔬菜的新鲜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对此,亿仑项目公司建成了500立方米的冷藏库,这样就可以把冬季丰收的蔬菜储存在冷库里,等到腊月,这批储存的蔬菜就可以运到市场上,补上腊月期间缺菜这个大漏洞,不仅打出自己的品牌,而且还致富自家的农民。
日前,沙尔沁镇一排排刚搭建的反季节蔬菜大棚己栽上了油菜、西红柿等蔬菜苗,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