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陈村欲打造内地最大大棚花市
2011-01-17   来源:重庆市农机推广站   

  2009年,重庆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67.41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了24.67%,连续四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机耕水平达到46.56%。重庆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逐步成为我国小型农机具生产的重要基地,生产制造适应丘陵山区生产的农机产品达100多个品种,产品辐射全国。

  今天的成绩并非出于偶然。重庆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中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4%,平坝面积仅占2.4%,发展农业机械化困难重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敏丽告诉记者,“利用购机补贴进行机具推广,有适合的服务模式,建立产业基地,形成一系列法规政策,这四点是重庆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据介绍,重庆市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发展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微耕机、插秧机、收获机械等装备,并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机制造业基地建设予以重点政策倾斜,扶持农机工业制造业发展。在推广小型农机具问题上,在中央农机补贴基础上,地方针对微耕机等进行累加补贴。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实行订单作业、跨区作业、租赁服务和承包加“一条龙”服务等服务模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重庆市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先后颁布的《重庆市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修订)、《重庆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及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初步构建并形成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为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保障,对重庆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不断探索中国特色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创造了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

  杨敏丽认为,重庆的成就对于其他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首先,明确技术路线和支持重点。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作物品种和种植制度千差万别,根据其地形地貌特点、主要农作物生产特点等,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路线和支持重点,包括重点领域、地区、产业、机具等。其次,强化工业基础和装备支撑能力,重点扶持适宜于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强化装备支撑基础。三是支持政策导向明确。围绕确定的机械化技术路线,对适宜于丘陵山区发展的农业机械重点扶持,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予以政策倾斜,实行地方财政累加补贴。合作社社员购买微耕机和水稻插秧机,在30%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再分别享受地方财政500元/台和1000元/台的补贴,极大地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装备应用水平。四是加强各部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必须加强与土地、水利、财政等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加强农机农艺的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8024-1.html

标签:农机 大棚 花市 最大 内地 打造 陈村

上一篇:持续低温大棚蔬菜上市将推迟
下一篇:看大同市如何为农民铺设设施农业增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