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浙江粮食烘干机械发展快速
2011-01-20   来源:温州日报   

  零下6摄氏度,这还是大棚里的温度!昨天清晨,看着温度表指针下探至底部,文成县鑫鑫有机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社员潘启登心里一凉:这下坏了,今年的黑色小番茄怕是保不住了。
  自9月份播下小番茄种子以来,潘启登就一直住在种植基地的两层矮房里。严冬使得小番茄受冻,他亦感同身受。17日早上,他6点钟探出被窝,就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手贴在窗户玻璃上,就好像贴到了冰面上。”潘启登说着说着不由皱起了眉头,“门口脸盆盛的水都结冰了,一直到中午11点多都没化掉。”
  眼看着昨天气温又很低,潘启登急急走进大棚。前一天夜里还长势喜人的小番茄,一夜之间就变得病怏怏了。一株株受冻的黑色小番茄苗就像被烟熏过一般,枝叶耷拉着往下垂,顶端的叶子亦偶有发黄,显露出枯萎迹象,与绿油油的未受冻植株形成鲜明对比。他蹲下身,托起一颗杨梅大小的嫩绿小番茄,轻轻一拉,就断了,“本来这几天它们就能慢慢变黑,变成熟,可天一冷,就没办法长了……”
  说起今年的收成,潘启登很无奈,“原想着春节前能成熟,卖个好价钱,现在怕是没剩多少了。”作为合作社今年“原装进口”的良种水果,黑番茄出身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用的是捷克引进的“多利维生”生物制剂,就连授粉都要通过荷兰雄蜂及授粉棒进行。黑番茄种苗花去了5万多元、“多利维生”值10来万元、荷兰雄蜂两个月就得换一次……
  作为负责照料黑番茄的技工,潘启登在培育黑番茄上下了很大功夫。考虑到“小家伙们”适宜生长在15℃至30℃的室温中,入冬以后,合作社不仅在每个大棚里层加盖薄膜,并装上3至4盏烤灯,还在植株根部铺上厚厚的稻草。每天早晨一起床,他就到大棚里探营,深怕“小家伙们”夜里着凉。中午11时左右,大太阳往往使得大棚内温度逼近40℃,此时就得掀起薄膜通风透气。待太阳快下山时,再把大棚密封好以储存热量,傍晚6时左右还要开启烤灯保温。这种周而复始的劳作已有两个多月了。尽管如此,上个月的那场雪,还是让不少黑番茄“着凉”了。“当时我把长不好的尾巴都剪掉了,没多久就有新芽长出来。”潘启登说,“没想到这次连续低温,就算加盖了被子,铺上床垫也还是不顶用。”
  合作社负责人郑璐也很无奈,她说:“目前能做的抗寒措施都已经到位,再往里投资就得建智能恒温大棚了。”尽管种植基地里的14个草莓大棚和5个番茄大棚预计损失达到40多万元,但合作社能够得到县农业部门的补助只有两万元。不过,郑璐心痛之余仍有几分期许,因为该县《农业风险基金实施办法》(暂行),将于近期出台实施,今后如有类似灾害出现,得到的补助可能会更高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7984-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快速 机械 烘干 粮食 浙江

上一篇:农机化迈上新台阶 河南农机总动力达1亿多千瓦
下一篇:3天与20分钟:见证天津农机监理审批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