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天津市今年将再建10万亩设施农业
2011-01-26   来源:山东省农机办科技质量处   

  为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山东省农机办在全省实施了一批创新示范工程项目。项目实施两年来,带动投资1400多万元,购置经济作物机械1万多台套,示范机收面积达96万亩,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创新示范,实现了花生由挖掘分段收获到联合收获的突破。

  山东省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已经开始跨入高级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成为农机化发展的“短腿”。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省农机办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提上重要日程,2009年以来,在全省实施了一批创新示范工程项目,以加大机具的研发、生产、引进、推广、应用力度,提升经济作物机械生产机械化水平。从去年11月开始,省农机办组织对2009、2010年度的花生、“三辣”、林果农机化创新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从检查验收情况来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路子。各项目县(市、区)均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当作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中,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明确了任务目标,并从实际出发选择创新突破点。项目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在机具选型上做文章,认真进行试验对比,主动向当地农民公布试验数据,为农民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生产机具提供参考。

  二是明确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各项目县在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的同时,积极把项目实施与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相结合,把经济作物机械作为购机补贴的重点,实行优先补贴,保证重点机具所需补贴资金。2009年以来,16个项目县(市、区)投入资金达1400多万元,推进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

  三是创新示范,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广步伐加快。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进行了创新实践。有的实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技术路线上进行创新;有的对机具进行研发引进,进行机具创新;有的实行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相结合,在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有的实行目标责任制,在管理形式上进行创新。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实践,带动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目前16个项目县(市、区)拥有经济作物机械19180多台套,其中:播种机械13000多台;专用收获机械5440多台;花生联合收获机突破13台;林果植保机械700台套。示范推广机收面积达96万亩,其中花生76.5万亩,生姜16.3万亩,大蒜3.2万亩。

  四是宣传引导,营造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加强了宣传工作力度。纷纷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利用科技下乡、送教下乡、农机年检年审、农机安全检查等活动,积极向农民和机手发放经济作物机械选用、操作维修等宣传资料。农机化学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将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纳入培训内容,并制作相应课件,刻录光盘等,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知学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7899-1.html

标签:农机 农业 设施 今年 天津市

上一篇:北京:发展农机合作社近百家
下一篇:2011年天津市将再建10万亩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