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打造绿色梅州 助力粤北山区经济腾飞
2011-01-27   来源:大众日报   

  春节将至,寒风凛冽,滴水成冰。邹平县台子镇教场村的黄金滩批发市场上却人来车往,十分热闹。一车车蔬菜在这里发出,运往京津地区。
  教场村位于黄河南岸,有98户358口人,大部分耕地在滩区。该村以村蔬菜合作社为主体,租赁本村农户的耕地,建设统一标准的大棚,搞标准化规模经营,闯出了一条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反季节农业的新路子。在教场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78个蔬菜大棚排列整齐有序,十分壮观。村党支部书记张继星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些大棚去年8月开始建设,只用了3个月就建成了,春节前蔬菜正好上市。”
  教场村与滨州市创智博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工厂化、智能化种菜试验。走进该村的蔬菜大棚,记者看到了电脑、感应器、滴灌管道等设备,浇水、施肥可以用电脑程序控制。经过改良,农民的大棚一年12个月都能生产西红柿,一年能种4茬。近两年,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9000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7892-1.html

标签:农机 山区 经济腾飞 粤北 绿色 梅州 打造

上一篇:江苏围绕“三大技术,四项工程”开启农机科技推广新阶段
下一篇:山东创新示范项目成为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