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农业部调研组赴甘肃、陕西两省部分地区,察看当地抗旱情况,了解春管春播进度。面对当前严重旱情,甘肃定西、天水和陕西宝鸡等地,积极采取科技抗旱措施,大力挖掘旱作农业发展潜力,所到之处,各地春耕备播动员早、起步早、行动快。
旱情持续并呈加重趋势
三月初的陇原大地,春寒料峭。3月6日,记者来到甘肃省受旱较重的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水,这里凡是裸露的土地,走过之处,脚下就会扬起浮土。有些干土层厚的地方,脚踩下去,浮土能没过鞋面。“因为持续干旱,土壤底墒不足,目前旱情还在不断发展。”安定区农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雨量只有380毫米左右,冬春连旱已成常态,常因春旱而无法适时播种,或在农作物生长的需水关键期发生“卡脖子”旱,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靠打井几乎打不到地下水,即使能打出水,也都是苦咸水。
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石乡,农民李献林对记者说:“好几个月都没降水了,地里旱得厉害。2月底下了两场雪,但这点降水根本不能缓解旱情。眼下,村里人吃水都比较困难。”
去冬今春以来,甘肃、陕西两省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特别是甘肃中部地区和陇东北部地区出现了严重旱情,越冬农作物受到威胁,并给春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50万亩,约有75万人、60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2月底,该省虽出现两次降雪过程,但目前中部地区旱情仍未缓解。三四月份,甘肃省大部地方降水仍然偏少,而随着气温的回升,越冬农作物陆续进入返青期,全省旱情可能呈现持续加重的趋势。
用科技补足旱作农业短板
在干旱地区,面对旱情,发展农业生产能否有所作为?答案是肯定的。
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的梯田坡地上,记者看到,去年秋天覆盖了地膜的田块,“白茫茫”的从高山坡一直延伸到川底,景象十分壮观。
与此同时,在一些田块里,农民们正在进行早春顶凌覆膜劳作。
“从2006年起,我就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了,由于保墒效果好,玉米增产十分显着。”正在地里进行顶凌覆膜劳作的小岔口村农民王成涛对记者说,“不用不知道,全膜覆盖要比以前采用的半膜覆盖技术效果好多了。由于对田块表面进行完全覆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土壤里的水分,而起双垄要比平地更能积蓄降水,这样就能在发生旱情时,保证农作物能出苗、出好苗。看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带来的好处,目前村里的农民对采用这一技术积极性很高。”说完,王成涛一边拉膜覆盖,一边喷洒除草剂。由于许多地块尚未完全解冻,机械作业还不能大面积展开,因此,为了抢抓时机,许多农民目前都采取人工覆膜作业。记者看到,尽管裸露土地十分干燥,但覆盖了地膜的土地,其膜下挂满了水珠,有效抑制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李福用仪器测量田块土壤墒情,膜下土壤含水量达18.5~26.5%,而田边干土内含水量仅为7.9~11%。据了解,土壤含水量达15%以上就可以栽种作物了。
“夏粮不行种秋粮,大秋不行种小秋,小秋不行种点菜。”李福向记者说起以前被动抗旱搞粮食生产的艰难。而如今,综合集成技术在抗旱生产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的目标。因为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因而在科技抗旱生产中积极性很高。据悉,今年甘肃省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00万亩。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说,甘肃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近七成。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用科技手段来补足旱作农业短板,使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对此,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评价说:“甘肃省走出了一条防旱避灾、稳产高产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新路子,从半膜覆盖到全膜覆盖,从平铺再到双垄,可以说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值得大规模推广。”
抗旱保春播仍须多方给力
人勤春来早。在甘肃定西、天水和陕西宝鸡等地,农民们抓紧农时,春耕备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但在采访中,各级农业部门负责人及当地农民都纷纷表示,由于自去年入冬以来的持续旱情,导致目前冬小麦、冬油菜苗情有所转差,如果三四月份仍无有效降水,将影响冬小麦起身拔节和冬油菜抽薹开花,对产量构成威胁。
地膜作为旱作农业中的重要生产资料,其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购买1公斤地膜需13元左右,政府补贴一半,农民自掏一半。尽管如此,农民依然感觉负担较重,因为农资价格上涨太快。”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太京镇窝驼村主任马建林对记者说,村里建一个大棚需1500元,小棚需1000元,较之往年,前期投入成本明显上涨。此外,马铃薯种植作为当地的另一个重要产业,因为育种企业成本的增加,直接传导至农民购买马铃薯种薯的费用在增加。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镇五丈原村,正在地里喷洒除草剂的农民告诉记者:“由于之前普降春雨,当地土壤墒情明显好转,大家正抓紧农时促春管保春播,但农资价格的上涨,正成为我们眼下最操心的事儿。”
来自甘肃省的有关数据显示,2月份的农资价格,除尿素、地膜与去年基本持平外,磷肥、农药、马铃薯种薯、玉米种子等价格普遍出现10~30%的上涨幅度。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农民李富春告诉记者:“要实现一膜多用,必然会对地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增加地膜厚度所需的抗老化剂等费用,进一步抬高了农民投入成本。”另据记者了解,在防治小麦条锈病等方面,后期投入成本也还将增加。
“目前,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已及时到位,有力地支持了抗旱春耕的顺利进行。”杨祁峰副厅长对记者说,建议国家能在安排玉米覆膜种植补贴、抗旱农机具购置补贴和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建设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在安排粮食生产大县奖励资金时,能将在该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县区,纳入到奖励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