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宁县全力打造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下足五个功夫,形成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针对设施农业前期投入大,农民投资能力有限的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20多项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共整合区、市扶持资金5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300万元,集中解决设施农业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在技术支撑上下功夫。坚持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从辽宁等地聘请18名国内知名专家和30多名技术能手开展生产指导,建立了10个技术示范园区,推广设施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3项、引进新品种93个。在规模发展上下功夫。围绕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4类主打产品,打造了近百个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其中万亩设施农业园区2个、5000亩设施农业园区2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20个,设施葡萄、桃及设施蔬菜等在区内外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远销俄罗斯、泰国等国和北京、上海、重庆、呼和浩特、西安、兰州、西宁等城市。在龙头带动上下功夫。扶持建设了小任果业、董洋果品、天天鲜果业、建成农林、领鲜果业四个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协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立3个县级设施农业协会、5个跨乡镇的设施农业合作社,形成“技术统一指导、农资统一供应、市场统一开拓、销售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在创新模式上下功夫。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果蔬经销企业+基地+农户、非农企业+基地+农户、科技人员+基地+农户、支部+基地+农户四种发展模式。
今后我们将在“扩量、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促进全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整县推进设施农业,做大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力争“十二五”末全县设施农业达到12万亩,供外设施优质蔬菜5万亩,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培育和壮大永宁葡萄等知名品牌,力争实现设施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品牌”。
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针对设施农业前期投入大,农民投资能力有限的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20多项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共整合区、市扶持资金5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300万元,集中解决设施农业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在技术支撑上下功夫。坚持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从辽宁等地聘请18名国内知名专家和30多名技术能手开展生产指导,建立了10个技术示范园区,推广设施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3项、引进新品种93个。在规模发展上下功夫。围绕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4类主打产品,打造了近百个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其中万亩设施农业园区2个、5000亩设施农业园区2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20个,设施葡萄、桃及设施蔬菜等在区内外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远销俄罗斯、泰国等国和北京、上海、重庆、呼和浩特、西安、兰州、西宁等城市。在龙头带动上下功夫。扶持建设了小任果业、董洋果品、天天鲜果业、建成农林、领鲜果业四个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协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立3个县级设施农业协会、5个跨乡镇的设施农业合作社,形成“技术统一指导、农资统一供应、市场统一开拓、销售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在创新模式上下功夫。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果蔬经销企业+基地+农户、非农企业+基地+农户、科技人员+基地+农户、支部+基地+农户四种发展模式。
今后我们将在“扩量、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促进全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整县推进设施农业,做大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力争“十二五”末全县设施农业达到12万亩,供外设施优质蔬菜5万亩,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培育和壮大永宁葡萄等知名品牌,力争实现设施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