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明天谁来种田的问题。”
昨日下午,省委召开“三农”工作座谈会,省领导李鸿忠、张昌尔、李春明、赵斌,与社会各界的代表围坐一圈,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谈到当前农业农村的好形势,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面露喜色,但同时也毫不隐讳地道出了心中的隐忧。他说,随着城镇化加快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留下老人在家种地,务农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确实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对此有着直观的感受。他说,现在到基层培训时发现,每天来的农民朋友都不一样,而且年龄越来越大,有一次竟然发现一名80多岁的老人,我们很感动,但也深感忧虑。“谁来种田?这个问题提得好!”一直仔细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的省委书记李鸿忠接过话头。他说:“我看,这个问题从侯安杰同志种田的经历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侯安杰,大冶市大箕铺镇种田大户,这次也被请到省委办公厅会议室参加座谈。从2000年开始,他通过依法、自愿、有偿、和谐的方式,与大冶市、阳新县8个乡镇35个村的1.8万农户进行了土地流转的尝试,目前已发展规模种植1.58万亩。
“我是个农民,提建议的水平很低,但种田的能力很强。”面对领导和专家,侯安杰有些紧张和激动。他说,总结这些年种田的经历,我有四句话汇报,就是农民种田没有规模化,没有钱赚;没有机械化,没有钱赚;不靠科学种田,没有钱赚;不看准市场种田,没有钱赚。“田怎么种?效益怎么样?”李鸿忠不时关心地询问。侯安杰回答,请了200多个种田能手,分成14个生产队进行管理,购置各类农机具100多台套,实行机械化种植。
“今年全年总收入可达1800万元,除去农工工资、生产资料和其他费用,可获纯收入200多万元。”“不过,我也有‘两眼一抹黑’的时候。”侯安杰话锋一转说,“我前年注册了侯安杰牌大米,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可是到现在也找不到合作社的‘上级’。”“你们看,问题就在这里,一方面我们担心明天谁来种田,另一方面,侯安杰式农民的出现,催生了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我们的服务还没跟上,没有做到位。”李鸿忠由衷感慨说。“大批农村劳力进城务工,这是好事。”
李鸿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走到今天,农村又面临劳动力富余等新问题。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剥离。这正好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农村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需要的是素质更高的人种田,考验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能力。”李鸿忠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关键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种田大户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推进生产资料与资本的有效对接,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实现生产资料要素化、资本化,鼓励、激励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好平台,培育出千千万万个‘侯安杰’和农业企业家。”“农业是个朝阳产业,大有可为!今后,像这样的座谈会,还要多开些,缩小范围,深入探讨。”最后,李鸿忠意犹未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