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安徽省产粮大县由49个增至54个,13.6亿元重奖产粮油大县
2011-04-26   来源:互联网   

  八一村,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去年,这个只有200多人的小村庄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3倍。然而,仅仅七八年前,八一村还停留在贫穷、落后的状态。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个创下当地村级农民增收最高水平的小村庄。村里家家户户都种大棚,村里300多亩土地全用于大棚种植,而实现从村子荒坡地到“聚宝盆”转变的“支点”也是大棚。
  村支书的两笔账
  八一村是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北铁公路穿境而过。车子驶近村子,望向窗外,公路两旁一个接一个白色的大棚,替代了农村田地里惯有的绿色。
  “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种大棚!”村支书吴荣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棚辣椒每亩产量超过5000公斤,按最低价每公斤2块钱左右来算,一亩地将有过万元钱的收获。“眼下辣椒的收购价高达8块钱一公斤,你算算看有多少钱?”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印证了吴荣芬的话,也证实了这个“大棚村”的富裕。
  2010年,八一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200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创造了当地村级农民增收的最高水平。
  这是一个40来户共230名村民的小村庄。八一村的土地,一来干旱,二来坡多,村民过去只能种植甘蔗、木薯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
  “以前的日子难过啊!”吴荣芬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种植甘蔗为例,甘蔗每亩产量大约为5吨,按现在每吨550元的收购价格来算,每亩的收入只是2000多块钱。“前几年,甘蔗的收购价每吨只有200多块钱,村民每亩地的收入只有1000多块钱。要过日子,要供养孩子上学读书,这些钱根本不够。”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却无法得到满足的回报,于是,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土地的村民在务农之余,只得跑到七八公里外的海边寻找活计。比如说,到海边的红树林摘下榄钱,清洗浸泡后再运到市区卖,很辛苦的……”吴荣芬说。
  “算下来,如今种大棚的收益是传统种植的10倍以上。”作为村里少数没搞大棚种植的村民之一,吴荣芬的话里带着些许遗憾,要不是村委的事情忙不过来,我肯定也会种上几亩大棚。”幸好,吴荣芬的儿子圆了他的心愿。
  小儿子吴礼锐前几年就种上了大棚,现在边种大棚边做经纪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6898-1.html

标签:农机 产粮 亿元 安徽省

上一篇:广西农机化系统六大举措促春耕
下一篇:福建开展农业“五新”服务促春耕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