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是位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传统农业大市。改革开放前,由于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一大二公管理模式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极左路线干扰,导致种植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居民秋、冬、春三季吃菜以大白菜、洋芋、萝卜“老三样”为主,逢年过节市场所供新鲜蔬菜全从南方铁路调运,成本高,损耗大,群众生活水平很低。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93年,凉州区高坝镇率先从山东寿光引进日光温室种植新技术,试种黄瓜5.4亩,当年总产2.33万公斤,亩纯收入达8100多元,经济效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30多倍,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武威寒冷的冬季种出了翠绿的黄瓜,为解决冬春淡季蔬菜供应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试验、示范的成功,引起了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将日光温室产业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乡居民冬春季吃菜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同时,积极出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壮大和完善营销队伍,促进了全市日光温室产业快速发展。到1997年发展到1.6万亩(统计面积,下同),年均新增3233.5亩,并研发出了二代温室,种植作物种类由蔬菜扩展到瓜类、果品等;1998年到2005年,全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抓住有利时机,实施日光温室翻番”的工作部署,加大投入力度,日光温室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05年底日光温室面积达到4.63万亩,年均新增面积3766亩;从2006年开始,特别是2007年12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项目实施以来,全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将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全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大会战,日光温室面积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之首。截至2010年底,全市日光温室面积(gps定位)已达到10.6万亩,拱形温室达到0.77万亩,拱棚达到3.88万亩。生产区域从城郊、平川井水灌区向远郊和河水灌区扩展,并且以经济欠发达的凉州区张义镇、天祝县哈溪镇为中心,崛起了人参果特色产业带,金强河流域的一些山区乡镇,日光温室红提葡萄生产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已建有日光温室的乡镇达到84个,占到乡镇总数的90.3%,其中面积千亩以上的乡镇达到15个。形成了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为辅,西甜瓜、食用菌、花卉、果类为补充的多样化种植结构,试验、示范、推广了秋冬茬、冬春茬等20多个种植模式。常年生产10大类300多个品种,年温室蔬菜产量由11吨增长至近80万吨,产值由4万元增加至9亿多元。目前,全市按无公害标准生产的蔬菜面积达到24.43万亩,4333公顷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蔬菜产品2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蔬菜产品14种。凉州区被列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凉州区、古浪县为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县。注册了“彩龙”、“武尔威”、“天梯山”、“介实”等一批优质蔬菜品牌。
与此同时,建成了一批设施功能较齐备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组建了各类瓜菜产销公司及协会,专业从事蔬菜购销人数达到1.5万人,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要,还远销国内新疆、四川、内蒙古、陕西、青海等20多个省区,并出口中亚等国,生产规模跃居全省第一位,基本形成了“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家庭经营、专业生产、系列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和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我见证了日光温室在我市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史,它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市城乡居民冬春淡季的吃菜问题,而且年外销占总产量的70%以上,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据技术部门多年多点追踪调查,我市日光温室各类作物平均亩产达6120公斤,年亩纯收入达到0.71万元,相当于种植大田作物的7―20倍,亩用水则减少200―300立方米。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带动了农资、运销、加工、包装、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惠农助农政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