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山西夏县:万亩大棚致富
2011-05-05   来源:中国农机推广网   

  广西是中国的“糖罐子”,但是因为甘蔗生产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使得这个“糖罐子”像一个巨大的宝物,贵重却显陈旧。要推进广西蔗糖产业的现代水平,把“糖罐子”推上甘蔗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的“铁驴子”,势在必行。

  2011年,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进入攻关猛进的新5年!

  “糖罐子”长了个“细脖子”

  “糖罐子”长了个“细脖子”,那就是严重滞后的甘蔗生产机械化。“十一五”期末,广西蔗地深耕机械化水平达到70%,但种、收机械仅仅是实现少数突破。这样的滞后不仅不能将蔗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农村劳动力匮乏的局面;作为广西最大宗的农业经济作物,甘蔗的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蔗糖产业的升级换代及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

  从2011年起,国家把粮、棉、油、糖列为四大主抓农作物。“糖罐子”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甘蔗生产机械化由此列入国家农业部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主产县(市、区)改善生产条件,稳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提高单产水平和含糖率”;《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提升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对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进行累加补贴,极大地调动起农机企业研发生产甘蔗机械的积极性。

  记者从《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了解到:至2015年,甘蔗耕作、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要分别达到90%、25%、20%,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5%,比201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跨入中级发展阶段。

  做好“糖罐子”,拉起手来“合围子”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也是制糖企业的迫切要求。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对甘蔗生产机械化长期高度关注。他认为,甘蔗生产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制糖工艺、土地整理、机具研发、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因素。只有政府牵头,农垦、工信、发改、科技、财政、农业、农机等部门和农机科研企业、制糖企业等单位之间共同协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解决机具研发、发展规划、资金保障、农艺改革、制糖企业技改和机收甘蔗入厂扣杂等问题,加快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糖罐子”的问题要解决,大家要拉起手来“合围子”!这一方面,南宁市和扶绥县作出了积极尝试。南宁市政府加大对甘蔗生产机械的资金投入,推进农机和农业部门联合开展甘蔗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协调相关部门和制糖企业共同推动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扶绥县农机部门争取政府牵头,协调发改、科技、财政和农业相关部门,整合土地资源,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引导农民连片规模经营,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自治区农机管理局局长黄铭福谈到甘蔗生产机械化时表示:“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和农机企业等设立甘蔗收获机械技改、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和推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大对甘蔗生产机械的补贴力度,对大型拖拉机、深松机及甘蔗种植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实施重点累加补贴。”

  多补贴多示范,“糖罐子”缀满金点子

  种植、收获环节是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农机部门计划针对这两个环节进行重点投入、加快推进。

  国外的实践证明,蔗地必须连片种植100亩以上才能发挥机械化的效益。因此,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出路在于引导农民连片规模种植,土地集约化经营。

  未来5年,农机部门及各农垦农场、制糖企业将联合起来,积极推进土地整合。制糖企业发挥企业资金优势,通过租用等方式,租赁农民土地建立企业的甘蔗生产基地,引进甘蔗生产机械,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原料蔗生产成本,引导蔗农规模种植,从而实现糖企和农民的双赢。

  据统计,目前全区种植30亩以上的种蔗大户有3700多户,吸引种蔗大户实施全程机械化,是提高全区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示范阵地。2011年,全区农机部门在全面了解掌握本地种蔗大户数量、面积、土地条件、机械化程度及急需引进的机械等情况下,将做好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对种植大户购机实行优先补贴,帮助种植大户科学选择、优化配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设备;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种植大户解决全程机械化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促进种植大户顺利实现全程机械化。

  按照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南宁、崇左、来宾、柳州、贵港、钦州等市将进一步加快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甘蔗深松、种植、收获等机械进行应用试验示范,开展机械种植与人工种植、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对比试验,对现有甘蔗生产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技术进行集成优化组合试验研究,总结适应本地特点的甘蔗种植、切段式和整秆式联合收获机械化生产模式,逐步幅射周边市县、乡镇。2011年每个基地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应用甘蔗机械化收获面积1万亩以上,推动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6718-1.html

标签:农机 致富 大棚 山西

上一篇:浙江兰溪柏社乡:设施农业让蔬菜不愁嫁
下一篇:山东洛河镇:大棚油桃成为增收“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