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陕西省发出关于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1-05-25   来源:京华时报   


24日,渔船搁浅在湖底,人员只能乘坐小木船通过挖出的水沟拉绳进出。

  往年的四五月份,长江中下游正紧张地防汛。但当前,湖北、江西、湖南等河流、湖泊众多的省份却出现严重旱情。据气象部门介绍,21日至24日南方地区出现一次降雨过程,长江中下游一些县市旱情有所缓解,但部分地区旱情还在持续。

  据了解,干旱背后除天灾外,还有不少人为影响因素。

  异常天气是祸首

  异常天气现象是造成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祸首”。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说,受拉尼娜气候现象(赤道太平洋东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

  在湖南,4月中旬就有182万亩农田的春耕受到影响,44万多人的生活饮水受到影响。位于洞庭湖区腹地的华容县等地,遭受半个多世纪以来罕见的冬春夏连旱,湖区部分稻田裂开,部分早稻枯死绝收。

  在江西,尽管进入主汛期已经一个多月,但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容积仅为历史同期均值的13%。目前全省20多万人口出现饮水困难。江西新建县恒湖垦殖场,沿途几十公里的鄱阳湖全部枯竭。“这是建场50年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恒湖垦殖场副场长李浩元说,水泵已很难在河湖中抽到水。从5月5日起,全场1.3万人的用水一直计划供应。当地居民说:“我们是守着鄱阳湖在叫渴。”

  人为因素不可忽视

  一些基层水利干部反映,天灾之外还有不少人为影响因素。首先是河道湖泊非法挖沙,使河道严重下切,水位下降,沿湖沿江地区取水困难。另一个是,一些地方小水电站快速发展,成为抗旱“拦路虎”。在江西、湖北、湖南,许多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均建有电站,对上游来水进行人为控制。正当干旱季节中下游地区大量用水时,这些电站却大量拦蓄水发电。由于电站管理权归属不同,利益不同,调度困难,制约了抗旱工作。

  4月,在江西修河流域,因上游水电站不放水,导致下游2万亩早稻田得不到及时灌溉。在上级部门干预下,电厂才开闸放水,但已造成农田受旱损失。

  第三个人为因素是各地水利设施老化,难以满足抗旱需求。

  ■目击

  龙感湖干渴见底被迫延长禁渔期

  “采完蒿菜采菱藕,五月下湖捕鱼忙”,这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湖北龙感湖湖区流传已久的农谚,然而,今年却不灵验了。随着旱情的持续蔓延,本来有12万多亩水面的龙感湖,“缩水”到只有1万多亩,休养生息两个多月的大湖不能按期开湖,被迫延长禁渔期。

  每年的5月20日,是龙感湖开湖捕鱼的日子。但24日,在外湖码头,记者丝毫看不到往年渔民们出湖打鱼的忙碌景象,1000多只渔船静静地停靠在港道两边。黄梅县下新镇下新社区一组渔民杨国桥说,他们现在根本捕不到鱼。为谋生计,渔民们只得沿外湖港道、湖汊捡田螺挣点小钱。

  从下新码头出发到龙感湖湖口,原本十来分钟的路程花了近一个小时,船到湖口已无法行驶,放眼望去,曾经一望无际的湖面已经变成一片绿草洲,渔民到此只能望草兴叹。

  从小生长生活在湖边的下新社区2组居民毛荒年告诉记者,他出生的1925年,湖区也曾出现严重旱情,渔民靠吃“观音土”、“油树皮”充饥,他由此被长辈取名为“荒年”。

  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湖北黄梅县境内,南与江西省着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隔长江相望,东与安徽省安庆沿江湿地相连,是由湖泊、滩涂、草甸等组成的以生物多样性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众多淡水湖泊中保持最为完好的重要湖泊湿地之一。

  据黄梅县渔政局局长李习华介绍,龙感湖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4万亩,其中水面面积12.6万亩,而今年水面仅存1万多亩。龙感湖湿地保护区周边的下新镇下新社区、独山镇柯思湖村有1300多户、6000多渔民靠湖维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6214-1.html

标签:农机 工业 发展 实施 意见 发出 关于 促进 陕西省

上一篇:湖北油菜种植收获“亲近”全程机械化
下一篇:“发展中国家农业管理研修班”代表团来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