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2009年访问中国时,就有品尝过石斑鱼。”“大棚”里的徐正贵说这话时满脸自豪。在他身后,有着面积
浙江宁海的水产养殖圈里,鲜有人不知道这个徐正贵。年产量2000吨,产值2355万元,作为宁波岳井洋渔业养殖公司的总经理,徐正贵用“工厂化”三个字概括海水鱼类的养殖秘诀。而这三个字,如今也成为华东地区海洋经济的一个样本。
徐正贵所言的“工厂”,看上去只是一个个“大棚”。每间大棚约一两百平方米,四壁由水泥砌成,中间打通通风,顶部则接上弯弯的遮阳网。棚内
“2009年我建成这个工厂,当时投了3000万。这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活儿。”徐正贵坦言,他原先在福建养虾,后来才转战浙江做起石斑鱼。“没有快30年的养殖经验,我不敢搞这个。”尽管明知石斑鱼这种温带鱼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不好把握,但这位1984年就出道的徐正贵仍相当自信。
“大棚”虽小,但却是一个循环经济的模型。每个棚有专门分工,这个养鱼,那个养藻,如同一条生产流水线。棚内每个池子也有专门功用,有的池子故意空着,一些鱼长大时就可以更换生存空间。徐正贵的一个思路更让人叫好,他们尝试用养贝的水种藻,再把藻作为鱼池的饵料,最后,鱼的排泄物还能当做肥料用于别处,“这样,工厂化养殖就实现了‘零排放’。”他解释道。
那么,藻又从哪来呢?徐正贵指着另一个大棚,幽默地打比方:“这是我们鱼的‘食堂’。”与其他“大棚”不同,“食堂”的池子里没有养鱼,水呈绿色或浑浊色,“绿色的是藻类,浑浊的水很肥,它们可以给鱼吃。”徐正贵还在大棚角落搭了一个小实验室,一名男研究生正在里边摆弄瓶瓶罐罐,他的任务就是为藻类调配出合适的营养浓度。
那名男生毕业于宁波大学,年薪十几万,做得好还有奖金。徐正贵说,搞海洋经济就得重视人才合作,除了吸纳研究生实习、工作,他还专门聘请了宁波大学2名教授,帮忙做学校或中央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也研究石斑鱼病害防治方法。有一次,这支科研团队用1年时间攻下了一个石斑鱼养殖课题,让徐正贵连连拍案叫绝。不过,光光这些技术费用就得占总投入的27%以上。
就这样,技术支撑着“大棚”,“大棚”守护着石斑鱼,这里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以前,宁海水产养殖地多位于海边或是鱼塘,一旦风灾、水灾来袭,大多情况只能听天由命。一经工厂化,这些鱼变成了“设施鱼”,“大棚”就可以避灾减灾、降低风险。同时由于石斑鱼本身的附加值高,养殖收入立马比原来翻了一番。
于是,从这些“大棚”出发,一张通向全国的销售网铺开了:长三角附近自不必说,天津、北京甚至更远的客户也来电预约。徐正贵笑,他们根本不用愁鱼往哪卖,坐在家里就有客户上门,有的客户还愿负责运输。从他这儿出去的石斑鱼,批发价每斤50元,但市场价最高可以卖到每斤200元,甚至,有一种由母到公的变性种鱼,居然一条就价值120万元。
“鱼养好了,还得起个示范效应,带动大家致富。”这几年,徐正贵一直向农户无偿推广养鱼技术,先为他们提供鱼苗与技术指导,之后再回收产品。这样一来,农户成了公司的“加盟户”,而他们一富起来,养殖产业链就能延伸得更长,政府的扶持力度也会更大。农户,大棚,客户,徐正贵的公司就处在了连接产业链条的中间一环。
在徐正贵看来,看似不起眼的“大棚”的确是一个好产业。宁海,这个中国东部沿海的县城,有着太多出名的海产品了,“奥巴马吃过的石斑鱼,尼克松吃过的青蛤,乾隆皇帝吃过的中华乌塘鳢,这儿都能找到。”如今,徐正贵更希望用技术创新把海水鱼类的工厂化养殖做好,“海洋经济对知识的要求很高。要知道,生物是活的,变数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