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蔬菜淡季将近
2011-05-26   来源:湖北农机化信息网   

  冬春夏三季连旱对湖北省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据统计,全省17个市州、林区都有旱情,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478.1万亩,成灾已达559.2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8.99亿元,由于上周末降雨对我省旱地作物和已插早稻有部分缓解,受旱面积减少481.1万亩,成灾面积减少283.3万亩。

  一.油菜、小麦等夏收作物收获期提前。由于长期的旱情,导致小麦、油菜提前成熟平均4-5天。截止5月24日,全省共收获小麦1018万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66.9%,其中机械化收获865万亩,机械化率84.9%,共收获油菜1603万亩,占油菜总播种面积的92.1%,其中机械收获292万亩。我省今年小麦、油菜机收共投入拖拉机50万台,各类收割机5.7万台,其中本省收割机5.4万台,外省收割机0.3万台。

  二.中稻育秧、插秧用水不足。今年我省中稻计划种植面积为2191.9万亩,其中已插面积720万亩,有水泡田未插面积439.98万亩,无水插秧面积622.54万亩。在已插秧田块中,受旱面积246.48万亩。为缓解中稻插秧用水难题,我省农机系统大力推广机械化育插秧,共投入各类插秧机2.2万台,机械化插秧175万亩,机插率24.3%,麻城市大力推广干式育秧新技术,插秧机操作技术,今年农民新购置插秧机150台,预计早中稻合计可机插12万亩。机插秧、旱育秧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节地,机插秧秧田比为1:80-100,而普通育秧方法秧田比为1:10;二是省时,中稻常规育秧方法需育秧30天,而机插育秧仅需15天;三是节水,由于缩短了育秧时间,节约了秧田面积,育秧用水明显减少,同时,机械化插秧还可以节约大田用水。常规水稻种植方法为大水一次性漫灌,一亩地需27-40立方,而机插秧是不超过3厘米的浅水分次灌溉,一次仅需13-20立方,不仅节水,还可以错峰用水。

  三.早稻等农作物严重缺水,农机部门全力抽水抗旱。早稻已栽插面积548.1万亩,其中受旱面积163.46万亩。有17.14万亩水稻田无水插秧导致改种。为此,全省共组织成立了800多个农机抗旱作业队,31万人(次)农机干部深入抗旱一线,组织农机投入抗旱,如蕲春县农机局组织15个工作队,检修泵站189处,新建泵站51处,投入资金58.6万元。省农机局先后派出4个工作队,分赴粮食主产区督导抗旱、抢收抢种工作;组织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抗旱救灾,搞好三夏农机作业。据统计,到5月24日,全省投入抗灾和抢收抢种的各类农业机械达142.7万台。其中投入抗旱机具85万台,开足马力,提水达11亿立方米,使1300万亩受害农作物减轻了损失。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6182-1.html

标签:农机 将近 蔬菜

上一篇:江山电力:服务“蔬菜大棚” 宣传用电形势
下一篇: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落户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