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陕西:播种田野的希望农机手紧张繁忙的夏收生活
2011-06-09   来源:燕赵都市网   

  扣起大棚“种”上蝗,在徐水县留村乡南庄村田地里,除了丰收在即的麦子,小小蝗虫(俗称蚂蚱)也承载着人们致富的希望。
  老辈人眼里,蝗虫可是地里的灾虫,千百年来饱受其害。而今,小虫子摇身一变,成了城市里餐桌上的特色美食,甚至还有了“飞虾”的美称。6月3日,记者在南庄村村支书师红伟的带领下,实地参观南庄村的特色蝗虫养殖大棚。
  据师红伟介绍,2009年上半年,听说容城县有人大棚养蚂蚱经济效益不错。出于帮助村民寻找致富出路的目的,师红伟带上几名干部去容城实地参观考察。在发现大棚养蚂蚱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却很高的实际情况后,师红伟在村里率先搞起了示范。投资700元买来竹竿、纱网、铁丝和拉链,在半亩地里支起3个纱棚,随后又花了1400多元引进蚂蚱苗,抱着尝试的心态开始了蚂蚱的饲养。
  “没想到的是,第一年第一茬我就回本了,还赚了点钱。嘿,我觉得这事能成。本身投资小,风险低,赔的话也赔不了多少钱,而且没什么科技含量,老百姓好学好养……”师红伟告诉记者,第一茬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后,村民纷纷开始仿效。
  花甲之年的村民师震河就是在那一年紧随师红伟搞起了蚂蚱养殖,其妻刘萍已经60岁,她告诉记者:“养蚂蚱投资不高还好收拾,最便宜的时候26元/公斤,贵的时候32元/公斤。2009年三分地卖了3000多元,比单纯种大田作物强不少,还不耽误劳动力。去年扩大了规模,搞起了水泥柱大棚,盖上塑料布,一年能养3茬蚂蚱,2亩地纯收1万多元。平时还不耽误我照看孙子,你说这事好不?多亏了师书记找来的好点子……”
  随着越来越多村民看到蚂蚱养殖的良好收益,如今,全村已有10余户村民发展到四十余个棚的规模,临近村也开始养殖。
  师红伟介绍说:“这蚂蚱养起来非常容易,繁殖能力特别强,而且第二年就可以自繁自养。但要注意两点:一是饲料不能打过农药,吃了有农药的饲料蚂蚱就会死,村民都是自己种麦苗喂蚂蚱,绿色无公害。二就是蝗虫怕连阴雨,下完雨天晴了没关系,就怕雨季来了,连着好几天阴天,蚂蚱就不爱吃东西,而且容易死。”
  采访结束前,师红伟告诉记者,南庄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的人员占多数,蚂蚱养殖不仅为留守人员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目前,南庄村的蚂蚱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保定、安新等地的客户纷纷前来集中收购,大大减少了蚂蚱养殖的风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5858-1.html

标签:农机 夏收 生活 紧张 希望 陕西

上一篇: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对保护性耕作小麦进行测产
下一篇:两大油企开通加油绿色通道力保“三夏”油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