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内蒙古喀喇沁旗: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发展设施农业装备
2011-06-16   来源:杭州网-萧山日报   

瓜农于桂敏正在教记者采摘西瓜

益农镇三围村的大棚西瓜熟了,记者应邀前去帮瓜农采摘西瓜。三围村的大棚西瓜亩产均在2500公斤左右,曾获过浙江省农产品优质奖,销量很不错。瓜农的亩产利润在1万元左右,收入较为可观。

  夏天到了,大棚里的西瓜成熟了。这不,昨天一大早,益农镇三围村村书记许天罡就给我打来电话:“村里的大棚西瓜熟了,瓜农忙不过来,你这个见习村主任要不要下乡帮瓜农采摘西瓜,体验下农户生活?”我一听就来了劲,平时,只会大口吃西瓜,哪知道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又该怎样采摘?这次去,正好解开这些农业方面的疑问,也顺道帮帮农家人的忙。

  想到就做。上午9点半,我准时赶到三围村。虽然天下着不小的阵雨,但瓜农们都忙着下地采摘西瓜,顾不上避雨。许书记告诉我,今年,村里种了近80亩大棚西瓜,虽然数量不多,产量却挺高,亩产均在2500公斤左右。三围村的大棚西瓜还特别注册了“沙地小西瓜”商标,曾获过浙江省农产品优质奖,质量十分牢靠。因此,膨大剂的阴影也丝毫没有“辐射”到三围村,沙地西瓜销量依然走俏。

  听了许书记的介绍,我对村里的大棚西瓜更加期待了。这时,沿着村里的大棚田埂走,正巧看到瓜农李家贵、于桂敏夫妇忙着采摘西瓜。于是,我挽起裤脚,利索地跑进李家大棚:“我来帮你们!”说明来意后,夫妇俩笑着递给我一把剪刀,耐心地教我采摘西瓜。“你看,我们的大棚西瓜个头小,但很脆,手一使力,西瓜就碎了;所以,一定要用剪刀剪藤,不可以直接用手摘……”于桂敏向我传授了采摘西瓜的诀窍。她还教我分西瓜的品种,原来,“早春红玉”、“弄相小兰”等不同名字的西瓜,“长相”也不同,这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农业知识。

  师傅领进门,我这个初学的徒弟便开始“下手”,帮夫妇俩采摘西瓜。我们一边采,一边聊起了家常。勤劳的夫妻俩在村里承包了13亩大棚地,种西瓜两三年了。每年11月下地撒播种子,到了第二年的5月份,开始采摘西瓜;大棚西瓜的采摘期挺长,一直到10月左右才结束。这几天天一亮,两人就要出门忙活了,采摘西瓜、装筐……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家活,其实做起来很不容易,一天下来,往往累到腰板都直不起来。好在三围村有个蔬果合作社,村民只管种好蔬果,不愁销路。现在,李家大棚的西瓜全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这样一来,亩产的利润一般在1万元左右,收入较为可观。

  不知不觉,时至中午。大棚里的温度本来就高于外面,再加上劳动的关系,我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淌。不过,细细数来,我采摘的西瓜也不下50个,而且没有摘碎一个西瓜,也算小有收获。

  趁着休息时间,热情的李家夫妇从我采摘的西瓜中,挑出一个切块,招呼我尝尝鲜。这鲜红的沙地小西瓜一口咬下去,清甜的感觉沁入心间。想来,不但是这沙地小西瓜的品种“高端”,最重要的是,吃自己动手摘的西瓜,味道就是不一样!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5720-1.html

标签:农机 设施 农业 装备 发展 监督管理 加强 安全

上一篇:黑龙江牡丹江: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下一篇:福建泰宁县:依托三大基地做强“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