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已经在6月底结束。小麦归仓,麦农已经渐渐走出丰收的喜悦,对秋粮的希冀开始渐上心头。参与夏收的农机户们,也到了盘点一季收入的时候。与麦农相比,他们的心情要复杂得多,南征北战固然使他们身心疲惫,但市场变化带来的疑惑或者担忧,在他们心里要更显沉重。
在农机购置补贴逐年加大,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飞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机手们发现,夏收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往日农民争抢联合收割机的景象已难再现,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们越来越挑剔的目光。面对充满竞争的市场,作业价格自然不能随心所欲,而且油价在涨、人工费在涨,配件价格在涨,这些的确让农机手们有点烦。今年的夏收让很多农机手感到,仅仅依靠一台联合收割机增收已经略显乏力。市场正在推着他们为自己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并且对扶持政策的渴望也愈加强烈。
a市场趋于饱和 农机手增收模式多样化
近几年山西省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今年的机收率已经达到95%以上。今年的机收价格为35元到45元,即便全部按照最高价格45元计算,每台的毛收入只有4万多元,纯利润也就两万元出头。这与价格10万元左右的机器相比,投入产出比率已经不那么诱人。因此,每年5月中旬开始,山西省便有2000辆联合收割机有组织地奔赴河南、河北、陕西等周边省份跨区作业,开拓省外市场。待这些省份夏收完毕,山西省南部小麦正好开镰,农机手们一路向北作业直到省内夏收结束,这就是所谓的南征北战。
省农机局生产处处长韩战省介绍,联合收割机维持正常收入,夏收作业量起码应该在1000亩左右。从今夏的情况看,大部分还是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这也说明山西省的夏收队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准和掌控市场的能力。
农机部门的工作也能看出夏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进行安全培训,设立了联合收割机接待站,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督促经销商备足零配件,与石油部门协商设立定点加油站流动加油车……农机部门每年只需要做好这些服务工作,就能保障市场正常运行。市场的成熟已让政府部门回归到监督和服务的本位,而不需要直接参与市场。
市场越成熟,意味着竞争也越激烈。今夏部分联合收割机已经出现盈利困难。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已经是摆在农机手们面前的问题。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理想作业半径是250公里,无限制地开疆扩土并不现实。近几年的状况是,山西省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数量仍然处在增长期。也就是说,机器的增加就意味着单机作业量的减少。
洪洞县农机户张长征说:今年我新配了复播机具,配了秸秆打捆机,收完小麦当即把玉米播种的活也做了,这样收入自然会多些。配套多样化机具已经是很多农机手的选择。过去单一的跨区收获作业,正在变化为包括深耕、整地、播种、秸秆还田、运输在内的综合作业,市场越来越被细分。
韩战省建议,山西省小麦联合收割机总量,基本已经达到上限,但保护性耕作机具、玉米收割机、薯类收获机等的发展空间巨大。农机手不妨另辟蹊径,抓住国家近几年农机补贴不断增加的机遇,购置新型机具,以综合服务取胜。
b单打独斗成过往 合作社推动新一轮洗牌
对那些仍然在单兵作战的农机户来说,情况要更加窘迫一些。长治农机手陈平贵就是这样,今年新买的联合收割机,夏收期间只完成了400多亩的夏收作业,几千块钱的收入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夏收结束,他对自己的情况作了反思,主要原因还是单干,成本高,业务难找,信息不畅。
一个县区的小麦成熟收割就集中在一两天的时间内,龙口夺食本身就需要集中作业,组团作战是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必然选择。从山西省的情况看也是如此,绝大部分夏收作业由农机合作社完成。
农民也愿意选择合作社进行小麦收获。洪洞县农民郑小兵说:价格便宜,速度快,机器全,自己几乎不用动手就能完成夏收。为什么合作社的价格低?稷山县玉丰合作社理事长白玉中解释,合作社的配件、维修、燃料等都是批量采购。而且市场信息共享,机器调配能够做到科学合理,有成本优势。
农机合作社壮大,在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廉价服务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推动着市场的新一轮洗牌,原先农机手之间的优胜劣汰正在向农机组织之间的竞争重组转变。
临猗县王寮农机合作社,拥有联合收割机70台、耕作播种机67台。去年夏收跨区作业,他们首创收割、旋耕、播种服务一条龙新模式,1个月创收500万元,在全国农机界引起轰动。就是这样一个合作社中的明星,今夏仍然感觉到了压力,所以他们选择继续扩大规模。
今年夏收开始之前,邻村的慈阳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出与他们联合开展夏收作业。这是一拍即合的事,在王寮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牛文江看来,这是扩大规模的好事;对慈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强来说,与明星合作,必然可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尽管各有各的算盘,但联合的效果是好的,两个农机合作社联合作业,不光提高了单机作业的利用率30%以上,还减少了赶场空返和配件采购误工等情况,多头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今年的收入有望突破1000万元。
韩战省说,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对山西省农机化进程是好事,他们之间的竞争会为农民带来更好的服务。不过对于那些不规范或者规模较小的组织来说,可能就有被兼并或淘汰的危险,优胜劣汰这是市场规律。
目前山西省农机合作社总数达793个,入社人数9000多人。他们既是推动农机化发展的主力,也是市场的竞争主体。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购置补贴、银行信贷、项目安排、土地使用等方面,山西省均有明确的倾斜政策,这也将成为未来农机作业市场洗牌的重要推手。
c成本压力寻求释放 政策调整呼声渐高
人工费用太高、配件价格上涨,今夏已经对农机手们造成压力。尤其是油价,他们谈论最多,也最头疼。
柴油价格的上涨有目共睹的,去年夏收时6.2/升,今年7.8元/升。机收一亩小麦的柴油耗费量在2升左右,等于今年每亩成本增加了3元还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农机手的效益和积极性。那么,是否可以用作业价格上涨冲抵油价的上涨。答案是否定的,充分竞争的市场已经不允许农机手们在作业价格上随心所欲,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今年机收的价格在每亩35元-45元之间,基本和去年持平。
其实,油价对农机户的压力在2009年就已经比较明显了。当年,国家实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机动车基本实现了道路使用上的多用多缴,少用少缴原则。私家车主曾对这一改革欢呼雀跃,但对于农机手来说这并不公平。改革之后柴油消费税从0.1元/升提高到了0.8元/升,联合收割机柴油亩成本因此提高了1.4元左右。按照一年1000亩的作业量算就是1400元。这显然难以被农机手们理解,因为农机具很少使用道路,有些农机具甚至根本不用道路,但依然需要和私家车一样分担道路使用的费用,而且作业量越大分担的越多。
尽管国家在政策设置上,对农用柴油的补贴也有体现,即农资综合补贴。其目的就是抵充柴油、化肥、地膜等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造成的冲击。不过,这一补贴却是直接发到农民手中的。运城市金桥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姚建军说:用柴油的是农机手,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拿到这一补贴。
或调整补贴发放方式,或出台新的补贴政策,这已经是越来越多农机手们的呼声。目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开征燃油税,以解决道路建设和维修等公共支出,而对农业用油则普遍采取补贴、低税或者免税政策。
链接 目前,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879.2万千瓦。随着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平衡也越来越凸显。一是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目前,全省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63万台,配套机具为59.4万部,配套比仅为1:1.53。二是小麦收获机具较多,玉米薯类收获机具较少。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小麦收获机械1万多台,玉米薯类种植面积2377万亩,玉米薯类收获机械只有3000多台。三是平川作业机械多,山区、丘陵作业机械少。山西省平川、山区、丘陵各占1/3,但是目前市场上机械主要以平川作业机械为主。针对这一现状,下一步山西省将发挥购置补贴引导作用,促进农机装备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