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可调节,灌溉有保障,防虫病害少,反季效益高。”如今设施蔬菜生产以其易管理、高效益、有保障等特点,已成为我市种菜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
据了解,近年来,在我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中,蔬菜生产的设施化进程平均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递增,到今年6月底,全市蔬菜设施化种植比例约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24.3%,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48087亩。“这些空心菜是早上刚采的,去除碎叶、带根的老节后,一小把一小把的捆扎好,就等下午菜贩子来收了。”
“要是大棚面积再多个1亩的话,收入至少可以增加2万元。”徐丽方说,露天地里的菜不好种,天晴容易长虫,下雨容易烂,价格也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钱赚。他家田里和旱地算在一起,一共有6亩左右,但大棚菜地面积太少了,只有1.6亩左右, 4个棚。
当记者来到吴兴区织里镇杨娄村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杨娄蔬菜园区,千亩大棚在阳光下栩栩闪亮。“这片园区面积有1400亩,其中大棚1000余亩,约占杨娄片蔬菜生产面积一半左右。”村党总支书记柏荡中介绍,这些大棚都差不多都是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后搞起来的,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组织在园区多建设一些大棚,增加菜农收入。“全村530多户农户,种菜面积有3亩以上的农户家庭约占40%以上, 1亩以上的农户占70%左右,差不多家庭都在种菜,并且种菜家庭基本上都有大棚。”村委会主任高建新表示,当地农户种菜都比较有经验,选择的品种都是比较容易种的或周转比较快的。如鸡毛菜、茄子、南瓜、毛豆、扁卜等。按照季节有南瓜+毛豆或鸡毛菜;南瓜或黄瓜或茄子+鸡毛菜等搭配。
正在地里给鸡毛菜拴苗的第7村民小组村民黄小章开心地说:“今年种菜效益不错,平均每亩1.5万元左右。这个棚播得晚一点,是茄子采收后种的。另外几个棚里鸡毛菜是南瓜采收后种的,播得早一些,现在已经好卖了。今年鸡毛菜价格很好, 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