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已完,但提起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孟家屯村的农机手马兆星和他的儿子马金伟这对“父子兵”来,许多机手还是伸出大拇指。
父亲马兆星是当地有名的跨区作业能手,曾创造过当年购机当年赚回成本的纪录。在马兆星的影响下,儿子马金伟早早地就喜欢上了农机这一行当,虽然年龄小,但通过几年来跟随父亲在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的摸爬滚打的锤炼,对跨区作业也非常在行。“父子兵”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明显比单机户效率高、收割质量好,这不仅让被服务的粮农高兴,也令许多单机作业农机户羡慕不已。
马兆星机组的机具都是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高。同时,马家父子给自己规定了收割小麦损失率不超过3%、破碎率不超过3%、含杂率不超过3%的标准。在跨区作业过程中,每到一地,父子俩都服从领队和当地农机部门的安排,偶尔由于机械故障出现作业质量问题时,他都主动提出赔偿。因此,他们的机组享有很高的声誉。
民间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马兆星却不以为然,他依靠农机跨区作业富裕了,但他不忘邻村的农机户。每年都有不少农机手跟着马家父子走南闯北进行跨区作业,父子俩都热心帮乡亲们检修机具,排除机具故障,解决纠纷,还自带一台跨区作业维修服务车专门为他的作业队服务。今年,他仿效“摩托化行军”机动方式,18台收割机全部采用物流托运,在最短时间内直达河南新野县参加机收会战,实现创收超过60余万元目标。在他们的带动下,贾悦镇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50余台,成了该镇农机产业化创收的一大亮点,有120个农机户走上了致富路。
马金伟告诉记者:“跨区作业虽然辛苦,但它是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和父亲靠着跨区作业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目前俺们家已经拥有农机资产70多万元。”在马家“父子兵”的带动下,去年联合本村的农机手成立了“兆星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作业队”,农机跨区作业实现了收益最大化、服务优良化、转移快速化。
今年4月,马兆星带领的兆星跨区作业队被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命名为“明星农机跨区作业队”。马兆星说:“明星”二字给俺爷俩压力很大。既然是“明星服务队”,所作所为就要对得起这块牌子,不能给咱“明星作业队”抹黑。
马家父子是全国几十万“麦客”的代表,他们付出汗水,享受好政策,收获喜悦,也大大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收获自古多快乐,辛苦劳作最寻常。在阳光的照耀下,马兆星黝黑的脸庞上带着一丝狡黠和喜悦,眼睛里闪耀着对美好明天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