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记者前往凉州区长城乡采访,所到之处,尽是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的喜人景象。在长城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园内登高远望,往日清一色的小麦和玉米已消失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集中连片的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成片的经济林带向远处延伸,生机盎然……
长城乡位于凉州区最东端,三面为腾格里沙漠环绕,是漫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城乡群众打井开荒治沙,种植大田玉米、甜菜、小麦等作物,靠地多、粮多、钱多成为凉州区有名的富裕乡镇。虽然农民收入相对稳定,但种植模式单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驼毛织成口袋卖,搓上草腰子换韭菜”就是当地农民除种植小麦外惟一的“外快”。大面积推沙开荒,无节制打井取水,使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红水河枯竭,生态恶化,长期饱受风沙侵害的长城人民明显感到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007年以来,该乡严格落实市、区关井压田政策,人均耕地面积由5.7亩压减到2.7亩,农民的增收方式亟待转变。
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收益,改变群众种大田的习惯,发展以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业为主的节水高效现代农业……长城乡在不断探索着新路子。
走在长城乡的大湾、西湖、前营、新庄等村组,可以看到一座座崭新并配有沼气池、太阳灶、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的农民小康住宅,一排排规划有序、安装滴灌设施的日光温室,一栋栋和农民住宅小区相配套的养殖暖棚无不在展示着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在沿红水河两侧,今年定植的10个连片50亩以上密植红枣特色经济林示范点形成了一条“红枣长廊”。
走进农民张国伟的大棚,棚内的西瓜苗长势喜人。他告诉记者,过去种植制种玉米,辛苦一年一亩地收入也就1000多元;现在有了日光温室,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瓜菜,一座棚可以收入近3万元。
“日光温室四季有收获,而且当年搭建、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收益是种植大田的好多倍。不仅如此,政府在日光温室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水电设施配套等方面还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列出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形式对日光温室给予扶持,对搭建日光温室的农户,协调金融部门发放贴息贷款;加上滴灌、膜下施肥、自动卷帘等先进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日光温室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种植效益逐步得到提升。”说起发展日光温室的好处,当地村民滔滔不绝。
谈起发展设施养殖的事,养殖大户赵文元如数家珍。赵文元从2006年靠暖棚养殖起家,现在已发展到拥有占地40亩的暖棚猪舍6栋,养殖生猪700多头,年出栏1300多头的规模,年均纯收入达到50万元。最近,他正在忙着扩大养殖规模,新建另外一个占地70多亩,由12栋暖棚组成的新的养殖小区。赵文元说,等到新的养殖小区建成后,原来的小区将专门用来繁育仔猪,新小区则发展生猪育肥。
长城乡乡长马耀山介绍,目前全乡已落实设施农业建设地块1161亩,现已开工建设628亩,10月底前可以全面完成设施农业建设的预期目标;按照发展“葡萄长廊”和“红枣长廊”的规划要求,全乡共落实特色林果业建设2525亩,特色林果业建设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去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547.7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395元,设施农业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动力。马耀山告诉记者,由于农民搭建日光温室和发展暖棚养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新建示范点不断增多,全乡正在打造长城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园,示范园占地面积520亩,建成后将成为长城乡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设施农业发展新亮点。另外,在日光温室应用技术和种植品种上将会不断创新发展,推广应用防虫网、黄板诱杀、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反光幕应用、滴灌节水、沙丘集水灌溉、根外追肥、生长调节剂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种植品种上,重点引进示范推广木瓜、油桃、火龙果、白雪红桃、移动森林、红提葡萄、精细茄果类蔬菜等名优品种;在养殖方面,引进肉羊、肉驴,二、三元杂交猪等品种,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