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孔星隆: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努力实现兵团农业现代化
2011-09-02   来源:互联网   

在杨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农民的身份却和上班族一样每天签到上班,年底领工资;他们学历不高但却是远近闻名的农技专家。今天我们“记者走基层”讲的故事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农民技术员,让我们跟他一起去了解新型农民的新生活。杨陵区李台乡南崖村村民李亚方每天早晨8点要准时到乡政府签到。他是1997年杨凌第一批建蔬菜大棚的农民,种植大棚菜让李亚方家里“土坯房”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洋楼”。2003年他通过了国家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考试,成为了杨凌第一批农民技术员。

  每天早晨,李亚方和大寨乡的其他技术员们在这里签到完之后,就会赶往各自所管的大棚。

  李亚方共管了126个大棚,今天要去的第一座大棚也是这两天让他最闹心的,棚里的西红柿染上了一种“怪病”。

  李亚方:这我昨天还到书上查了,这个病好像是今年新发的。

  农户张志杰:像这种就是前期的。

  李亚方:这看样子还不是那个茎基腐病,我估计这可能是那种叫隼部坏死病。我叫个教授过来,把这病给你判断一下,确诊一下,对症下药。

  现在已经是中午的1150了,我们跟着李亚方走了四个棚,下面将去的第五个棚也是上午的最后一个大棚,这个棚的主人由于被经销商所骗,购买了不抗病的西红柿种子,现在染上了无法根治的病。

  进到棚里,会明显地赶到非常的闷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已经接近40度了,就这样,李亚方告诉我们说,这个棚由于种的是西红柿,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低,所以整个棚口还是打开的。如果是要进到温度比较高的豇豆棚里面,他整个棚是封闭的,温度将会更高。就进来这么两三分钟的时间,我已经满脸满身都是汗了,衣服也已经湿了。

  李亚方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高温,一上午都没有喝水。

  李亚方:这个要根治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拔掉。

  农户张工厂:这拔了的话,这费了不少功夫,种子也花了不少钱,实在太可惜。

  李亚方:现在把这拔了,赶紧重栽,还能赶上年前的上市。

  李亚方把所有被骗农户的购买票据都收集了起来,准备替大家找相关部门投诉。中午在大棚地里吃一碗面的时间,李亚方就被农户叫进棚了两次。下午500多,李亚方已经查看了10个大棚,他说,现在可以下班摘自己的豇豆了。

  李亚方:一个棚一年收入就是不到两万块钱。

  记者:那你当技术员一年给你发多少钱?

  李亚方:一年一万五。

  李亚方说,虽然当技术员一年挣得还不如一个大棚多,但看着农民能够依靠大棚发家致富,再辛苦值得。

  在杨凌,像李亚方这样的技术员一共有67人,如今他们在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选择了新的重视方式,这些农民技术员在用科技改变自己生活的同时,又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向新型农民的幸福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4314-1.html

标签:农机 农业 现代化 实现 努力 务实 姿态 开放

上一篇: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会议江苏作典型发言
下一篇:通辽将在5年内实现“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