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山东各地认真贯彻全省农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2011-09-16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一望无际的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农牧民仅靠稀少的草地放牧为生,收入微薄,生活贫困。这或许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留给人们最早的印象。如今,克州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精神,致力于发展“戈壁产业”,现在已将“戈壁”变成“福地”,当地人民转变思想,发展戈壁产业,脱离了贫困,住上了新房,心里也乐开了花。

金秋9月,记者来到克州,看到的不止是克州农牧民们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特禽养殖业丰收的喜悦,更了解到了他们近两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思想转变。这种改变不仅仅在乌恰县,克州的阿克陶县、阿合奇县的农牧民都转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开始利用戈壁荒摊上的现代农业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全家生活质量。

21岁的维吾尔族姑娘斯娅古丽,两年前科技电算化专业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在外打工赚钱,反而回到家乡克州乌恰县学起了种植有机蔬菜。那一年,戈壁产业的设施农业刚刚发展不久,农牧民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学习大棚种植技术,不仅不用交学费,政府还给每个学习的农牧民每月发900元的工资。斯娅古丽就是在这个时候,抱着尝试的态度开始了大棚种植的学习。

起初,斯娅古丽连每种蔬菜的苗都分不清,尤其是对于她这个一点都不了解蔬菜生长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逐渐,斯娅古丽对大棚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发现大棚里有机蔬菜的种植并不像原来想象中那么简单,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搭架、如何整枝等等,她都耐心地记录、学习。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完全掌握了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不再为别人打工,我想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斯娅古丽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趁着第一年大棚种植承包免费的优惠政策,斯娅古丽带着母亲和姐姐承包了8个大棚。她告诉记者:“过去,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条件也不好,现在政策非常优惠,学会技术以后自己就承包了8个大棚,4个种植西红柿,3个种植辣椒,1个种植茄子,今年预计可以净赚4万元。这让我感觉自己有了一份事业。每当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回来种植大棚时,我就会推荐他们也来尝试一下就知道有多好了。”

乌恰县特禽养殖基地的艾尼瓦尔也说,原来养羊一年才赚七、八千元,现在养鸭子一年可以净赚三万多元。妻子一人还承包了2个大棚,收入也还不错。现在家里两个人都有了稳定收入,可以各花各的钱了。

据了解,像斯娅古丽、艾尼瓦尔这样的承包人在克州屡见不鲜,第一年的免费育苗、免费大棚承包,统一销售……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农牧民转变了传统的以放牧为生的思想,开始从事大棚种植。目前,克州戈壁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5000座,依托试验成熟的少土(无土)栽培技术,在戈壁上利用戈壁石建设温室大棚,走向戈壁要产业、向戈壁要发展、向戈壁要收入的路子,充分利用戈壁荒滩连片发展设施农业,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经济作物种植,发挥农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农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力度,提高农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仅乌恰县去年一年就新建大棚1400座,新建智能育苗中心一座,吸引了1121名农牧民、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在戈壁产业园、玛依喀克、农业科技示范园从事设施农业,逐渐构建国际蔬菜基地。

据克州乌恰县县委书记范宝军介绍,乌恰县即将新建蔬菜保鲜库,依托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口蔬菜,确保戈壁产业设施农业的产品输出,增加农牧民收入,让他们的生活真正走出大山,迈向富裕。

现在,无论是在克州的哪一个县,你都可以看到戈壁产业的成果。就连在当地吃饭,那里的人民也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我们在戈壁上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除了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特禽养殖业等现在也都初见成效,弃牧养禽、弃牧承包大棚、果园,着实让当地人民转变了思想,在戈壁上建起了绿洲,创造了无限商机和财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4105-1.html

标签:农机 政风 建设 工作会议 精神 系统 各地 认真 贯彻 全省 山东

上一篇:沙海镇新建设施农业基地完工
下一篇:湖北省农机局围绕“五查五看”扎实开展治庸问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