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甘肃玉门:农业节水示范区初具规模呈现多元化种植格局
2011-09-20   来源:中国农机互联网   

  9月9日,记者走进安徽省涡阳县陆杨行政村,只见全村1.1万亩玉米接近成熟,结实的玉米棒吐着黄穗,透露着丰收信息。“专家昨天测了产,亩产能超1100斤。”村书记巩向海高兴地说。

  这个行政村辖16个自然村,全部1.3万亩耕地如今大多种玉米,主要原因就在于向海农机专业合作社。“从种到收‘一条龙’,咱老百姓终于明白啥叫‘机械化’。”种粮大户郭殿奎告诉记者。

  巩向海同时也是合作社理事长。走进1000平方米机具大棚,471台套各种农机具摆放整齐。说起心爱的农机,老巩如数家珍:“全社大型联合收割机190台,80马力以上拖拉机80台。这台东方红四驱拖拉机,从耕到收六位一体,总价十二万,国家补贴四万五……”

  向海合作社2008年由7户农民发起成立,目前年纯收入超过80万元。“我们实行订单农业与农户和农机手签订合同,做到机耕、机播、机收、植保、施肥、收获全程机械化,全村玉米机播、机收率都达到100%。”巩向海说。据记者了解,播种一项,机械作业每亩可省30元;测土配方施肥一项,每亩可省20元。算下来,每亩成本控制在300元以内。

  在合作社带动下,全村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我33亩地种得杂。全村没人种玉米,自己播种很容易倒伏。”郭殿奎介绍说。如今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玉米村”,2009年全村种植玉米5000亩,2010年发展到1万亩,今年增加到1.1万亩,成为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4041-1.html

标签:农机 呈现 多元化 种植 格局 示范区 玉门 农业 甘肃

上一篇:浙江加强外籍拖拉机管理减少农机安全事故隐患
下一篇:山东乳山:近千渔船回港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