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云南腾冲:大棚种菜效益好 农民增收好渠道
2011-10-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武警官兵为藏族牧民教授蔬菜种植知识

  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当雄县,能吃上蔬菜大棚里的新鲜菜,这可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当雄地处高原,气候条件恶劣,没有生产蔬菜的历史,当地农牧民长年吃着牛羊肉、糌粑,喝着酥油茶,饮食结构单一。武警拉萨支队为了改善驻守藏北高原的基层官兵生活,让他们吃到新鲜蔬菜,拿出专项经费为武警当雄县中队建造了蔬菜温室大棚。今年5月第一茬蔬菜在当雄蔬菜大棚中亮相,这可是有史以来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第一次长出的蔬菜。

  来自海南的退伍老兵孙雅臣看到武警当雄中队的第一茬蔬菜后,当即找到中队指导员张爱兵,孙雅臣觉得,既然中队能种植蔬菜,能不能为驻地的老百姓建立温室大棚,建立一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让老百姓都吃上自己种的菜?他俩一拍即合,张爱兵马上向上级领导政治部主任段键汇报了此事。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段键和张爱兵多次找县领导协调为老百姓建立蔬菜大棚的事,最后决定在当雄县宁中乡建温室大棚。县政府负责温室大棚的建设,武警中队负责菜地的选址、培土、育苗、种植和日常维护。

  利用休息时间,段键还多次到拉萨郊区蔬菜种植基地取经,查阅资料,向专家咨询、探讨高海拔、高寒区大棚蔬菜种植特点,结合自己积累的蔬菜种植经验,撰写了近5000字的笔记,多次往返当雄指导蔬菜种植技术。

  当雄县平均海拔高度为4300米,天气寒冷、干燥,昼夜温差达20℃,年均温度1.3℃,地表温度平均为5.9℃,从头年11月至翌年3月份有4个月的土地冻结期,当地藏族牧民根本没有种植蔬菜的经验,要想种植蔬菜谈何容易。

  武警官兵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年轻的官兵克服了严重高原反应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挥动着十字镐和铁锹,一车一车拉来泥土和肥料,一点一点把高原冻土变成肥沃的菜地。截至9月底,武警官兵累计出动兵力千余人次,帮助群众搭建起8个蔬菜大棚,从培土、选种、育苗、移植、管理、采摘等都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为他们示范。为更好地解决种植技术难题,武警支队还选派了13名有经验的种植员,采取“三帮一”方式对群众进行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种植蔬菜经验。

  如今,警民共建的蔬菜大棚已经在当雄结出了喜人的硕果:韭菜碧绿生青、南瓜油光闪亮、辣椒鲜红似火、茄子紫光耀眼,还有白菜、豇豆、西红柿、西兰花等10余种蔬菜青翠欲滴,满眼葱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一批藏族蔬菜种植户在蔬菜自给后,把新鲜蔬菜拿到集市上售卖,不但增加了收入,而且明显提高了当地藏族牧民的饮食质量。

  通过官兵的培训,驻地10余户牧民学会了蔬菜种植技术。66岁的边巴老人逢人就说:“金珠玛米(当兵的人),雅格嘟(非常好),武警官兵不愧是老百姓的菩萨兵!”

  当雄县尼玛县长感慨地说:大棚蔬菜的成功种植,不仅让农牧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也让农牧民发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将大力推广这一成果,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3706-1.html

标签:农机 渠道 效益 种菜 大棚 云南

上一篇:烤烟育苗大棚瓜果飘香 靖西农民化“闲”为“钱”
下一篇:巴林左旗政府对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予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