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蔬菜大棚,民乐村村民摆脱了贫困
“一栋温室几亩田,一年四季都出钱。棚膜产业连成片,家家户户把钱赚。”一段民谣,把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发展棚膜经济、农民致富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9栋大棚 一年收入10万元
一走进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一排排蔬菜大棚就映入记者眼帘。蔬菜大棚内,黄瓜顶花带刺、西红柿成串挂满秧,面对这一喜人场景,村民梁仁龙脸上挂满了笑容。
“这些菜早都上市了,一直能卖到11月份,2011年的收成相当好,干活也有劲啊!”梁仁龙和家人边在蔬菜大棚里忙活,边兴奋地对记者说。在民乐村,每一个蔬菜大棚都有一个致富故事,而梁仁龙家更是一个典型。
“2011年,我家扣了9栋大棚,由于整个民乐村的瓜菜都采取春抢早、秋赶晚的反季种植技术,每年都能连续产瓜菜2到3茬。保守计算,9栋大棚一年的收入不下10万元。”说起自家的蔬菜大棚,梁仁龙难掩心中的喜悦。
过去,在民乐村,村民们一直靠耕种几亩旱田维持生活,脱贫致富是每个农民的梦想。如今,随着一栋栋蔬菜大棚的修建,人们学习了新的蔬菜种植技术,生活逐渐得以改善,棚膜经济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合作社实行四位一体管理
村民张万福是民乐村的老户,他对记者说,从他年轻起,家里老辈人就是一直靠种植旱田过日子,农闲时出去打工,挣点零用钱。
2008年11月,民乐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专家+协会+农户”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合作社作为龙头负责开拓市场,确定项目,组织销售,协会主要负责组织生产和技术服务;农业专家作为特殊群体,成了“智囊团”,为农户生产“保驾护航”。从此,农户不再为“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而发愁了,可以大胆地按协会签订的合同放心去种植生产。
“2010年,合作社引进新品种20多个,推广三茬果菜复种技术、绿叶蔬菜多茬次栽培等技术近10项,一改蔬菜传统的种植方式,大幅提高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合作社的一位成员向记者介绍。
三年内实现大棚达到1000栋
“种植不怕晒,收获不选天”,棚膜经济产业的好处,让农民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近年来,民乐村非常重视棚膜经济产业,把发展棚膜经济确定为引导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的头等大事来抓,棚膜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
据了解,目前,松原市宁江区栽培蔬菜年轮倒茬为2到3次,亩均生产蔬菜6000公斤,实现产值5000元,最高的可达1.2万元,分别是种粮效益的8到10倍左右。而民乐村,在去年底,全村从事棚膜蔬菜生产的达到220户,日光温室大棚和塑料大棚发展到347栋,生产面积达510亩。民乐村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
民乐村还有更加远大的规划,他们规划三年内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达到1000栋,实现户均1棚菜,人均收入1万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