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泸州:特色蔬菜园演奇迹 大棚蔬菜成“香饽饽”
2011-11-08   来源:陕西农机局   

  今年“三秋”,陕西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通知》以及张桃林副部长视察该省“三秋”生产时的指示精神,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导致部分地区玉米生育期推迟,秋收秋种农时较往年偏紧的不利局面,精心组织、强化服务,促进了全省“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有序运行。

  一、提早安排部署,开展前期准备

  8月,陕西省农机局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在补贴资金使用上,重点补贴玉米收割机、青饲料收获机和大型饲草加工机械等“三秋”机械化生产所需关键机具,尤其对玉米割台购置补贴提出了见装置、见安装和确保台台落实的严格要求。各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三秋”作业重点机具购置补贴、农机具检修保养、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和农机零配件储备等项前期准备工作,为“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攻玉米机收,实现加快发展

  玉米是陕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该省玉米机收水平要达到50%的奋斗目标;农业部办公厅将玉米机收列入对农机化工作的重点考核内容。通过补贴购置和群众自行购置,全省新增玉米收割机2000多台,大大提升了机收作业能力;省财政投资135万元,在西安市长安区等7个县(市、区)实施省级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使部、省项目实施县扩大到8个(咸阳市渭城区承担部、省两级示范项目,富平县承担部级示范项目),示范县共建设1000亩以上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31个,新增玉米收割机449台,机收水平达到48.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户县机收水平高达82.8%,位居全省前列,发挥了应有的示范带动效应。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全省共新训和复训玉米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8000多名,提高了其驾驶操作技能以及机收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配合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主流媒体,加大对玉米机收的宣传报道力度,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先后对陕西省玉米机收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促动氛围。

  三、开展优质服务,营造良环境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一是农机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组织农机管理、推广和农机培训机构的业务技术骨干,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较好地协调解决了机手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公布了24小时服务电话,向机手和农民群众开展作业市场信息、农机维修服务信息、农机零配件供应信息和天气资讯等项服务。

  四、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安全生产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该局《关于开展2011年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农机生产安全责任制。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严厉查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违章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促进“三秋”农机安全生产。

  五、开展质量督查,维护各方权益

  各级农机质量投诉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的督查和调解处理工作,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陕西省共组织27万多台拖拉机、8780多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和11.5万多台播种机械投入作业。完成玉米机收面积653万亩,机收水平达到37%,与去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分别完成小麦机播和水稻机收作业面积1465万亩和63万亩,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3306-1.html

标签:农机 蔬菜 大棚 奇迹 特色 菜园 泸州

上一篇:龙港镇大棚番茄长势良好
下一篇:农民建大棚获千万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