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复镇搬场村1组农户张学康的大棚,只见小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一抬头,大棚两侧的钢架上挂着的一个个塑料瓶不禁令人“生疑”。这是用来干吗的?
“这是我的‘新式武器’,用来防止第二层薄膜被损坏。”张学康解释道,到冬天,为了确保棚内温度,他会在第一层薄膜下30厘米处加盖一层薄膜。第一层薄膜用绳子加固,但第二层在棚里,风一吹薄膜就会碰到钢管棚架,几次摩擦就破了。饮料瓶高约30厘米,将它用铁丝固定在棚架上作隔离材料,就不用当心第二层薄膜与钢管棚架“亲密接触”了。
“我的棚内有好多土法子呢。”张学康指着地上黑色的管子跟记者开起了玩笑,“你们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张学康介绍,这些管子是用来浇水施肥的。原来,黑管子是大棚的滴灌设施。张学康从市场上买回普通的塑料水管,然后用针在上面均匀地扎洞,再用打气筒“开洞”。只要将塑料水管接上水泵,水就通过小洞均匀地输送到蔬菜根部。“以前一个人要花几个小时才能浇完的菜地,现在半小时左右就能搞定。”张学康说,“这项土设施不仅省了人力,还省了水。”
张学康种植大棚蔬菜已经有20个年头了,在大棚上的花样经不少。以前大家都用小竹棚,但棚架低种植不便。张学康就琢磨用火将毛竹片烫弯作棚架材料,大棚高度明显增加;见毛竹大棚不牢固,他又用水泥桩做基础,上面再建大棚……
张学康不光是在“设备”上动脑筋,还在品种上翻花样。这不,这茬他就种了小葱。“小葱不耐寒,一到冬天,市场上就很少见了。春节前后小葱的需求量大,价格肯定高。”张学康乐滋滋地说,“估计今年春节小葱每斤能卖到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