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大棚
本报讯 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明亮的塑料薄膜反射出刺眼的光。11月16日,记者来到驿城区顺河办事处刘庄村的大棚基地,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惊。
在刘庄村口的水泥路上,记者看到几户村民正在忙着搭建蔬菜大棚,请来的师傅们有的在丈量土地,有的在焊接大棚的钢架。在已经建成的几十座蔬菜大棚前,一堆堆猪粪、一袋袋鸡粪整齐地堆在一起。“这些都是村民们在养猪场、养鸡场买来的。”一村民指着这些肥料对记者说。“花钱买猪粪、鸡粪?”记者觉得不可思议。“没错,这些都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还不便宜哩。”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初起,刘庄村靠发展蔬菜大棚的村民,现在都或多或少地挣到钱了。虽然记者没能问出他们挣了多少,但一座大棚年收入5万元左右已不是秘密。
“也不能算富,比过去是强多了。”刘庄村62岁的村民刘保祥说。他说的“过去”是指2010年以前,刘庄村人以种小麦、玉米为业。“干半年闲半年,人均收入一千元。”刘保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拿我这个占地3亩的大棚来说吧,如果靠种小麦、玉米,一年下来,顶多挣4000元钱。我投资5万多元建起蔬菜大棚后,一年可以种三季豆角,其间还可以种黄瓜、芹菜等蔬菜,一年下来可挣五六万元。你说,谁不建大棚呢?”
大棚有效益,就有“大棚效应”。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初出现第一座蔬菜大棚,一年多的时间,刘庄村已经建起大大小小52座蔬菜大棚,而这个数字每个月都会有变化。
走出刘庄村,记者看到周边一些村庄也都在搭建蔬菜大棚。或许再过一两年,驻马店将彻底告别吃外地蔬菜的历史。国家号召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长年侍弄土地的农民来说,不是啥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