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设施农业成为临河农民增收亮点
2011-11-17   来源:朝阳新闻网   

  到11月中旬,朝阳县南双庙乡今年春夏秋3季新建的10多个保护地小区全部竣工,占地近万亩,拥有保护地大棚3000多栋、30多万延长米的所有小区菜苗全部定植完毕,预计最晚的年底前产品也可上市。目前,全乡大棚总量达到近4000栋、11500亩,基本上实现了户均一栋标准保护地大棚的目标,人均可增加纯收入2000元以上。

  2009年以前,南双庙乡的保护地发展较为缓慢,当时全乡只有南双庙村等个别村有保护地大棚,总量只有几百个。2010年,该乡抓住上级提出的建设100万亩保护地设施农业的有利契机,乡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争当全县保护地第一乡,以此为目标,强力推进保护地建设步伐。针对农户对建棚配水配电和缺少资金的顾虑,该乡将上级政策落实到位,解决棚户的后顾之忧。特别是今年,该乡广泛深入宣传县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即每新建3000延长米以下的小区1延长米补助100元;达到3万延长米的,1延长米给予补助150元,并给予配水配电,提供贷款,贷款利息由政府财政贴息一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建棚的积极性。针对保护地地块调整难的问题,该乡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统一建棚然后发包的办法,并统一办理物权证。对于不愿要棚的农户,按土地承包期还有14年的时间一次性给予补偿,灵活机动进行土地流转。为了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该乡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村组干部包村包小区包棚包户制度,一包到底,负责协调资金、水电配置、地块调整等解决建设中的一切问题,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从而使保护地建设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实现保护地生产横到边、竖到底,蓬勃发展的局面。

  南双庙乡在保护地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县林业、水利、金融等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像在管理服务工作中,县农技推广中心在该乡建了一处拥有20栋棚的保护地示范小区,小区的技术人员在搞好本小区生产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还定期深入其它小区、每个大棚进行跟踪式技术服务,全面加强培训指导工作,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膜下微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降解和落秧等实用技术,解决棚户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该示范小区还负责育苗。现在全乡刚刚大批量栽植完毕的冬玉角瓜秧苗,就是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大棚示范小区培育的。今年该乡新建大棚率先投产的菜果品种有草莓、香菇、西兰花,到11月中旬,草莓已经栽植了一个多月;香菇产品已上市20多天,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重点销往黑龙江省市场;西兰花每公斤的销售批发价6元左右,销往朝阳市区等地。根据分析预测,全乡近4000栋大棚,去掉苗木款、肥料款,以每栋棚纯收入1.4万元计算,总收入可达5000多万元,人均纯增收2000元以上。

  乡党委书记刘树军告诉记者,南双庙乡近年来发展保护地大棚产业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但从现在看力量还不足,因此按县里的安排,目前正在抓紧筹建一处大型批发市场,同时还将成立几个合作社,目的就是畅通销售,保证全乡的大棚产品都能卖一个好价钱,保障棚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3117-1.html

标签:农机 亮点 成为 农业 设施

上一篇:陕西阎良为设施农业建设上保险
下一篇:内蒙古兴安盟大力发展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