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金秋时节,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隆重举行。这是农业部召开的首次专门研究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全国性会议,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次高规格的重要会议,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会议内涵丰富,成果丰硕
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总结“十一五”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十二五”时期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山西、北京、江苏、山东、宁夏、陕西六省(市、区)代表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农机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农机推广站站长出席会议。会议内涵丰富,成果丰硕,既深化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也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会议讨论并决定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规范》。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在新的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与会的农机推广站长有一个共同感受:农机化技术推广任重道远,使命光荣。
二、会议主题鲜明,要求明确
会议充分肯定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显着成效和宝贵经验,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紧紧围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战略目标,以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为着力点,以试验示范项目为抓手,以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为重点,加强推广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设施条件建设,提升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技术集成能力、推广服务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普及,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要求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原则:一是要坚持公益性定位,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二是要坚持机制创新,农机技术与农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要坚持示范先行,试验示范与普及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四是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农机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要着力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以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重点,努力提升推广服务能力;二是要着力强化农机化教育培训,以培训农机化实用人才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机化技术队伍素质;三是要着力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努力促进推广方式转变;四是要着力加强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普及推广,以推广“三型”农机化技术为重点,努力提升农机化水平。
张桃林副部长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工作,他在主题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并着重强调了几个“必须”:即必须明确农机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进一步强化人员素质提升和技术培训;必须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力度,地方农机购置补贴配套资金要重点用于技术推广;必须注重农机与农艺技术、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张桃林副部长重要讲话,特别是讲话中强调的新思想、新观点,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融会贯通付诸行动。
三、落实会议精神,贵在下真功夫
贯彻张桃林副部长讲话和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在4个方面下真功夫。
1.下功夫加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
《农业技术推广法》修订草案第22条提出:向农民和农业服务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安全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试验示范是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应用的重要前提,是农机化技术推广最核心的任务。目前,这个任务我们完成得还不够好,与亿万农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不断增加,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在很多地方,用户选购农机具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村看村户看户”存在一些盲目性。购置的农机特别是作业机具是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不得而知。农机推广机构往往不能向农民提出购机指导,农民靠在各自生产实际中摸索的经验选用机具和技术。这种状况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要走许多弯路甚至付出很大的代价。
张桃林副部长明确要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必须经过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的试验,逐步扩大示范区域,实现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同时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以推广“三型”农机化技术为重点,提升农机化水平。建议各地以农业部确定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重大农机化技术为参考,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确定几项示范推广机具和技术,要舍得花本钱、组织精兵强将加以实施。现在推广工作有法律依据,有政策环境,有领导支持,要用好用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有关规定,尤其要坚持试验先行,全力做好示范工作。技术推广不仅推广新机具,更要推广新技术。通过建立试点,先行探索,积累经验,而后推而广之。目前,全国农机推广系统有农机科技人员6.3万人,要充分利用推广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熟悉试验示范程序与方法等优势,在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争取参与权、评价权和建议权,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各地要逐步探索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和程序,提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试验示范的组织能力和技能,促进技术进步,为政府决策和农民选购农机具提供依据和参考。
2.下功夫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为农机农艺一体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表明:先进的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应用,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结合,才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不仅要推广工程技术,还要推广相关联的生物技术。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技术推广是主要实现形式,是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连通器”。在推广工作中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是这次会议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也是今后推广工作的着力点和“亮点”。各级农机推广机构要加强与农业推广机构的沟通联系,了解需求和工作方式,加强合作。农业部和省级的推广机构要做好引领工作,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以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甘蔗等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为重点,从作物品种、农艺模式、种植模式入手,研究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出工作方案。近两年,在农业部科教司支持下,我们在吉林、江苏、安徽和湖北建立了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在棉花、油菜、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中推进机艺融合示范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进展。要总结借鉴这一做法,2012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各项活动,共同探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3.下功夫加强农机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
国务院2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这是国家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农机推广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各地都在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精神,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我们将指导各地顺应改革的要求,按照此次会议提出的明确公益性定位的精神,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规范》编制工作已取得积极的进展。《规范》是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的依据和基础,非常重要。《规范》包括各级推广机构职能、机构设置方式、人员编制测算办法、工作制度和条件手段等内容。经过论证和多次修改,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大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规范》更加科学严谨,体现系统性和前瞻性。为促进公益性职能的高效履行和推广机构的规范管理,要抓紧修改完善,争取早日发布实施。
近几年各省在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多元合作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要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推进推广责任制、人员聘用制、考评考核制、学习培训制度和多元推广制,希望各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将适时开展总结交流活动,宣传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树立农机推广系统的典范。
4.下功夫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推广工作发展的原动力。前面讲到的加强试验示范、农机农艺融合等包含着机制创新的内容,但还远远不够。机制创新要成为农机推广工作者不懈追求的一种状态,一种理念和价值观。评价一个单位推广工作好与不好,有无机制创新应当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机制创新方面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例如:鉴定与推广怎么密切结合,能否先鉴定后推广?鉴定站和推广站合二为一的单位,应该率先探索。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农机鉴定和推广事业健康发展都有促进。又例如:近年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一些地方在引导、培育和规范各类组织参与推广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壮大了各类服务组织的发展,也为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实效积累了经验。农机合作组织已逐渐成为技术推广的主体之一,承担着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任务,我们要广泛挖掘服务组织在基层推广站的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典型及取得的成效,以及基层推广站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好方式好模式,加大宣传,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高和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学习和贯彻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推广机构的重要工作任务,各单位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勤于学习和思考,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把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